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日前會見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羅淑佩匯報了該局重點工作及未來工作計劃。羅淑佩昨日表示,夏寶龍主任勉勵他們要做好文體旅局的工作,並特別關注到香港未來如何善用海洋等旅遊資源。羅淑佩表示,香港必須把握好中央給予的優惠,動腦筋推陳出新,最重要是有新東西吸引旅客不斷回頭。與此同時,特區政府須致力做好旅遊規劃設計,完善交通等基建配套與相關安排,推動旅遊業界與商界積極參與旅遊配套建設,營造良好旅遊體驗,擦亮香港無處不旅遊的金字招牌。
香港的旅遊資源和景點豐富多元,「包山包海」,海岸、海島、郊野公園等等旅遊富礦有待進一步開發。
以萬宜水庫東壩為例,其毗鄰浪茄灣海岸,所處的萬宜地質步道被列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範圍,近期受內地社交平台大力推介,吸引大量旅客蜂擁而至。但由於交通接載能力不足,交通「塞爆」,導致遊客怨聲載道,破壞旅遊體驗及對香港觀感。
另外,最近有學者指出,以香港作為母港的郵輪逐漸增加,約佔香港停泊郵輪數目一半,預計內地會是香港郵輪旅遊未來發展的重要市場。啟德郵輪碼頭作為本港連接海洋與陸地重要設施,亦是不少初次訪港旅客的「第一印象」和「第一感覺」。根據旅發局統計,去年共有30家郵輪公司派船來港,較前一年增加12家;郵輪旅客總流量35.5萬人次,按年上升63%;剛剛過去的3月總共有17艘國際郵輪訪港。
交通不便、周邊商業配套不足等問題需要根本解決,才能更有效釋放旅遊資源潛能。例如,特區政府加強與公共巴士或小巴公司合作,增加往來旅遊熱點的交通班次,有效疏導旅客,增設洗手間及休憩設施,以大幅提升旅客舒適度;推動啟德郵輪碼頭運營公司、郵輪公司及周邊大型商場展開業務合作,提供免費穿梭巴士接載旅客到鄰近交通方便的大型商場,回應旅客對落地交通以至用膳、購物的關注。
這種做法甚至應該列入特區政府與運營公司簽署的合約條款之中,以發揮由碼頭帶動周邊經濟增長的效果及目的;而附近大型商場更應主動積極作出相關安排,先以龐大郵輪旅客量「做旺個場」,繼而帶旺商場生意,使得人財兩旺,長遠而言是有利無害的良性循環。
香港在旅遊項目推陳出新吸引遊客的同時,務必要為遊客營造出賓至如歸、「家的感覺」,吸引更多回頭客。
(來源:香港文匯報A07:要聞 2025/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