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緬甸中部的世紀大地震傷亡慘重,特區政府派出的救援隊連日在重災區曼德勒的廢墟中爭分奪秒搜救生還者,在前日聯同國家救援隊救出一名生還者,情況令人振奮鼓舞。不過,救援隊不少隊員的皮膚都感染紅斑。
大公報記者昨日連線採訪在災場搜救的指揮官趙汝珏,他表示連日來冒着餘震,頂着40℃高溫進入瓦礫堆搜索,最開心和鼓舞的,就是第六日救出生還者時聽到災民的歡呼聲。
由於災區天氣酷熱,特區救援隊成員長時間在坍塌災場搜救,精神高度緊張,加上災場粉塵滿布、屍臭瀰漫、蚊患嚴重,身體免疫力無可避免下降,不少隊員皮膚都感染了紅斑,又痕又困擾。與國家隊交流期間,國家隊的隊員特意為特區的隊員介紹了當地平民常用的護膚治療產品,並幫香港的隊員塗膏藥,協助大家盡快復元,場面溫馨,體現了互助精神。
當地居民不時為救援隊送上冷凍飲品打氣,協助隊員降溫。為了更好與當地災民溝通,救援隊連日在往來災區的車上,把握時間用手機學習與救助相關的緬甸語,希望有助跟當地災民溝通,加快救援速度。
搜索期間餘震 幾次需要撤離
「當該名生還者抬出來一刻,大家同當地的居民都齊齊拍手歡呼,場面好感動好開心。」當時正在現場的救援指揮官趙汝珏,昨日下午通過衛星電話向大公報記者說。
他表示,每日都能感受到強弱不同的餘震,有時好明顯感覺到地面在震,有幾次餘震發生時,正值救援期間,隊員需要緊急應變撤離。救援隊配備了探測地震的儀器,如發生地震會即時發警報,讓隊員們及時撤離。
趙汝珏指出,前日下午,救援隊和中國救援隊聯合組成快速搜索隊,在曼德勒的重災區排查期間,發現「金色鄉村酒店」的倒塌建築物內有生命的跡象,於是立即增派10名隊員,帶上搜救犬和醫療物資前往搜救。當特區救援隊趕到時,已有三支救援隊伍包括中國國家救援隊在現場,大家即時展開聯合救援行動。
聯合救援隊爬入建築物的三樓,經過探測器偵測和搜索,發現一名傷者被困在二樓207號房間。救援隊在307號房屋爆破並成功開闢了救援通道,進入房間為傷者包紮,在傍晚時分將該名52歲男子救出,送往當地醫院治療。
這名男子到醫院後,向救援人員表示,被困期間,曾聽到附近房間有兩名女子呼叫。救援隊聯同國家隊立刻對207號房附近的兩名女失蹤者展開搜尋,並出動兩隻搜救犬,國家救援隊亦出動兩隻搜救犬。可惜坍塌十分嚴重,救援團隊動用爆破工具,分別從一樓及三樓進入二樓,用生命探測器、超聲波雷達等,經過多個小時的反覆搜索,最後都未能發現倖存者,在確認再沒有生命跡象後,昨日已轉往其他災場搜救。
頂住酷熱屍臭 謹慎防蚊防疫
曼德勒的衞生和環境非常惡劣,不但有大量建築物倒塌,即使有些沒塌下,也出現嚴重裂縫甚至傾斜,居民都不敢回家,要在街上露宿。另外,當地網絡和電力非常不穩定,經常斷電斷網,電話經常打不通。炎熱天氣,對隊員們的體力有一定挑戰,災區有爆發傳染病的風險,大家都非常重視防蚊、防疫,每天都會對救援區及營區消毒和清潔。
趙汝珏表示,每日都收到求助報告,救援隊就會去這些地點排查,如果發現有生還者,就即時派搜索隊進行較大型的搜救工作。如果搜救災場範圍大,或救援難度增加有變,「就會聯合其他隊伍,如國家救援隊及現場的其他救援隊,加強合作,讓搜救更有效率、更有組織。」
現場搜救主要從三方面取得資訊,一是當地的救援指揮中心、當地商會;二是國家隊也會把收到的求助訊息分享給特區救援隊。此外,還有是現場搜尋時,居民提供的附近有人被困的救援求助,「每次見到這些焦急的求助眼神都令人難忘。」
前日救出生還者時,「好多居民圍過來,開心地歡呼,還上前和我們握手,感謝我們,齊齊拍手慶祝救出生還者」,此外,在搜救中,有很多居民又送水又送平安符,答謝支持我們的努力,讓隊員們很感動,「我們也會繼續努力,爭取每一分每一秒的搜救,救出更多被困的生還者。」
(來源:大公報A7:要聞 2025/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