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昨日發動史無前例的關稅戰,向全世界主要國家徵收巨額關稅。此舉進一步暴露其霸權主義的真面目,遭到包括其盟友在內所有國家的一致強烈反對。美股昨晚一度大跌1600點,足以體現市場的態度。面對美國的野蠻霸道行徑,中國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權益。對香港特區來說,挑戰和機遇並存,既要正視美關稅戰帶來的衝擊,更要堅定發展信心,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大開拓新市場的力度,提升應對風浪的能力。
美國向全球發起關稅戰,美其名曰「解放日」、「重建公平貿易秩序」,實際上是將美國利益凌駕於國際規則之上,美國長期塑造的所謂「燈塔」形象碎了一地。世界經濟高度全球化,產業鏈、供應鏈超越國界,彼此依存。美國幻想以高關稅阻擋外國進口產品,重振本身毫無競爭力的製造業,這根本是異想天開。可以預見,這場由美國挑起的關稅戰將把各國拖入報復與反報復的惡性循環,進一步破壞全球經濟穩定。美國本身將首當其衝,持續面對高通脹和經濟滯退的壓力,美國消費者更是最大的受害者。
美國將對華關稅提升至34%,加上之前兩次各加稅10%,整體關稅率高達54%。做法極其蠻橫,但這嚇不倒中國。中國立場一直清晰而堅定。從歷史和現實來看,沒有哪個國家能靠關稅壁壘持續繁榮。事實上,中國應對美國貿易戰多年,早已成竹在胸並做好準備。一方面,依託「一帶一路」開拓新市場,實施進口替代策略,不斷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另一方面大力提振內地經濟並刺激消費。通過加強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雙循環」,抵銷美國關稅戰的壓力和影響。
在美國向全世界揮舞關稅大棒之際,中國堅持國際道義,堅定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貿易體系,堅決反對美國的單邊行為,並採取必要措施捍衛自身正當權益。在美國關閉市場之際,中國反其道而行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歡迎世界各國搭上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快車,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有理由相信,在「美國VS全球」的大格局之下,為非美國世界團結起來提供前所未有的動力,促進各國合作協調,減少對美國依賴。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加上不斷開放市場的吸引力,可以在全球產業鏈重組之中發揮牽頭作用。
一言以蔽之,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將改變冷戰以來的世界經濟秩序,同時也意味着一個新形態的形成。不論實力還是所謂的道義,美國再不是全球發展的「領頭羊」,而是全球發展的最大破壞者;中國的地位和形象將不斷躍升,推動全球合作發展,加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也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必然結果。
香港對美出口額在整體GDP中佔比極低,關稅戰的直接影響可能微不足道,但需要看到的是,由於不少港商在東南亞等地投資興業,而東南亞國家是新一輪美國關稅戰的重點打擊對象,港商對美出口將受到較大的影響,這是客觀事實。特區政府要正視港商的困難,予以必要的支持,港商也可以藉此機會調整出口結構,更多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傾斜。
更重要的是,香港要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建設,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內地是十四億人口的超大市場,更有四億消費力強勁的中產階層,可以有效抵銷美國關稅戰的衝擊。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化,國家永遠是香港最堅定的靠山,香港堅定與國家站在一起,必定能戰勝一切挑戰!
(來源:大公報A7:要聞 2025/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