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網報道,3月31日,由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辦的人工智能委員會成立典禮在香港隆重舉行。此次成立典禮匯聚了眾多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及行業精英,共同見證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

作為人工智能委員會副主席,森億智能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馬漢東博士在活動上分享關於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看法。他表示,香港作為國際化樞紐,在人工智能(AI)的發展中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有效連接了內地與國際技術生態,為AI技術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同時,香港的高校如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在AI算法、機器人等領域擁有深厚的科研積澱,為AI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馬漢東博士指出,香港在金融、物流、醫療等領域旺盛的數字化需求,構建了豐富的AI應用場景。這些應用場景不僅為AI技術的研發提供了實踐平台,也為AI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香港為人工智能企業提供了多維度的便利條件。通過InnoHK創新計劃,香港設立了AI實驗室集群,配套了研發資金與場景對接資源,並以「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吸引全球頂尖學者,形成了「人才-技術-場景」的政策閉環。同時,依託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匯聚了風投與私募基金,支持AI企業通過港交所上市或REITs等多元渠道融資,完善了資金鏈生態。以PDPO條例為核心的隱私保護框架與知識產權體系,則為AI企業的合規運營及國際協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馬漢東博士特別強調,香港的核心優勢在於其國際化的醫療體系。香港擁有與國際接軌的認證體系和豐富的標準化實踐經驗,為跨境合作與技術認證提供了天然通道。嚴格的數據治理體系吸引了跨國藥企合作開展真實世界研究(RWS),尤其在腫瘤、罕見病領域積累的高質量臨床資源具備全球價值。
與此同時,內地企業在AI醫療領域也展現出了差異化競爭力。海量疾病數據支撐的算法泛化性、快速迭代工程化能力,以及近年來智慧醫院建設需求,使得內地企業在AI醫療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以森億智能為例,目前在國內已服務全國超過500家醫療機構、衞生監管機構、政府部門,全面助推醫療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並在智慧臨床、智慧管理、智慧科研等場景中累積了豐富的應用實踐優秀案例。
馬漢東博士表示,將香港AI醫療的優勢與內地企業優勢相結合,可以形成雙向賦能。不僅在技術上可以形成互補,內地企業可以輸出規模化部署經驗,結合香港醫療的模式,為企業提供國際化應用場景驗證;同時,還可以加快人工智能產品的商業化落地。此外,依託香港國際認證通道,可以快速打開海外市場的大門,為內地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賦能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