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頤武
這幾天,很多人都在關注在YouTube上有三千七百萬粉絲的「甲亢哥」(IShowSpeed)在中國的旅行直播。這個美國的超級網紅最近在中國各地的直播,在中國和美國都引發了熱議,成了公眾的熱點。
三月二十四日他抵達上海後的第一次直播就引起了轟動,有約六百萬人觀看。接着他在高鐵上感受高速度,到北京看長城故宮,在河南少林寺學功夫,到成都領略體驗生活,他的所到之處,和中國人的互動及對於中國的真實生活的展現通過直播變成了網絡中的熱點。那些中國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成為了有趣的事情,讓YouTube上的網友們看得津津有味。通過這位網紅的傳播,更多人看到了中國的多元化,這些在直播鏡頭下的「花絮」片斷,雖然沒有什麼宏大的敘事,但讓人感受到中國的真實,讓人感受到中國的魅力。「甲亢哥」所具有的人氣一下子被鼓動得更高。網友通過他的直播看到的中國,確實是更為真實,更為具體可感。它是以眾多的「散點」凸顯了中國的真誠和魅力,這些直播裏的真切的中國人和中國的生活,讓任何一個沒有偏見的人都會產生興趣。由於他在過往直播中呈現興奮的狀態而在中國被稱為「甲亢哥」,這位網紅其實真的打破了許多偏見。
「甲亢哥」其實也是最近以來不少外國的網紅到中國用直播和短視頻等來「看」中國的一個鮮活的例子。這樣的情況已經是屢見不鮮。這些人所捕捉的不同的「散點」通過自媒體的多樣而豐富地傳播,使得中國的形象更加真實和生動。所講述所捕捉的點點滴滴,雖然可能是零散的、片斷的,看起來有些像是「花絮」,但卻由於其「點」的眾多,親身見證的具體,讓這些「點」匯成洪流,在各個平台上發酵,讓人們用一種可觸摸的方式,感受到了真實的中國。「花絮」絕不僅僅是細枝末節,正是這些細枝末節不斷地被報道,使得各國的受眾都以很大的興趣看到了很多生動有趣的事情,也就上升為一種總體的印象,會長久地發揮作用。這些人的傳播沒有什麼刻意為之,而他們原有的影響力讓他們能夠發揮更多的作用,他們的親歷就具有極大的可信度和極高的傳播力。
應該說,這些年來,中國的形象確實常常被一些力量刻意地屏蔽和扭曲。這種「屏蔽」和「扭曲」在西方主導的輿論場上是大量的。「屏蔽」就是用無視和刻意地遮蓋中國的真實的方式,讓真實無法得到有效的傳播。「扭曲」則是以負面的不實的報道造成對中國的刻板印象。突破了對於中國的「屏蔽」和「扭曲」,讓中國的真實,真實活潑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始終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這些海外網紅傳達的雖然是一些身邊事情和具體場景,但匯聚成的總體中國形象的意義確實不能低估。親歷者的親身體驗是難以被屏蔽的,也難以被隨意扭曲。這樣的傳播達到的效果是非常清晰的。這種匯聚起來的洪流就是讓「屏蔽」和「扭曲」變得無效。有血有肉就能讓人具體可感,會讓人們有深切的感受。這就是一種「見證之力」,這些人用他們的眼睛和經驗見證了中國的真實。
這其實也給我們在傳播和講好中國故事的路上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中國有了平視世界的自信。這是開放的、通達的自信,也是堅定的、坦誠的自信。只要把我們的真實給世界看到,我們自己的感受也會感染別人。講好中國故事,重要的是真正在有效的傳播路徑和平台上展現中國的真實,其實這就有巨大的效應,而網絡媒體的多樣傳播正是重要的路徑,而那些在國際上有影響的平台也會有更為有效的傳播。讓那些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信任度的人們來看到真實的狀況,只要他們沒有偏見,就能夠見到更多的真實和反映更多的真實,這種真實就是「中國故事」的鮮活呈現。這就要求彼此用更為直接的方式對話,在更多的平台展現中國的真切形象。
用不同文化和社會背景下的人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就更能有傳播的效果。這些平台和路徑,方式和方法都會為我們提供更有活力的傳播。讓世界認識中國是一個大議題,但現在的這些小小的傳播新經驗為這個議題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來源:大公報B3:大公園 2025/04/02)
相關系列文章推薦:
七日談|廣東篇:從香港屯門到澳門炮台 看大灣區海防「銅關鐵鎖」
七日談之廣東篇| 涼茶舖裏的灣區故事:從香港銅葫蘆到澳門「廿四味」
七日談 | 澳門篇:媽閣廟前的葡國石:神聖空間如何編織多元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