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長和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資產事件持續引發熱議,3月29日,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網站再次轉載《大公報》社評《「在商言商」只是藉口 港口交易盡快回頭》及《香港文匯報》新聞綜述文章《港商須有底氣 不應向霸權主義低頭》,引述社會各界人士評論,指出希望長和作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選擇,並支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該交易依法審查。以下為文章全文:
大公文匯網:港商須有底氣,不應向霸權主義低頭
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希望長和作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選擇。
長江和記公司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一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昨日表示,已經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香港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表示,支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審查。
《大公報》連日來一再發表文章,質疑長和的港口交易並非正常商業行為,希望從維護香港和國家發展高度審慎處理,可謂苦口婆心。但有關企業非但聽而不聞,反而搞「公關」伎倆,散布所謂「在商言商」、政府方面「一早知情並不反對」、交易將在4月2日如期簽約等煙幕,甚至將各方好意規勸視為「文革式批鬥」,企圖誤導視聽。可見這不是對交易存在錯誤認知的問題,而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企圖蒙混過關,令人失望。
《大公報》今日再次發表社評指出,國家有關部門首次對長和出售港口一事直接表明態度,寥寥數語,蘊含豐富信息。希望有關企業能掂量出這一信息的分量,盡快停止交易,否則後果嚴重。

香港各界:港商須有底氣 不應向霸權主義低頭
有消息指,長和下星期不會簽訂任何協議,香港政商界人士都希望消息屬實,盼望長和能及時回頭是岸。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國家對交易進行審查,是回應人民關切和擔憂的負責任舉措。鑒於當前中美貿易戰的複雜背景,不少貿易行為可能觸及國家利益。
「我奉勸有關企業懸崖勒馬,如意識到是不正確就當然不要做,回頭是岸。否則,玩弄緩兵之計也是徒勞。」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新界社團聯會會長陳勇強調,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利益是企業生存之本,世界上任何大型企業在進行決策時,都會考慮會否影響國安。
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港商得到了國家發展的巨大紅利。在面對個人短期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抉擇時,企業家更需要全面考慮。作為一個有能力的企業,希望長和三思,為國家的發展和安全作出貢獻。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逢國不同意「在商言商」的說法,因為企業不僅要考慮商業利益,還要考慮社會責任和對國家、民族的影響。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迪指出,當前國家正在推動「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張謇式企業家將產業鏈安全、科技創新與國家命運深度融合。
他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企業家不僅需要資本嗅覺,更需要以國家為重、以民族為本的擔當精神。這不是對商業理性的否定,而是對「義利並舉」更高維度的求索。畢竟,真正的商業傳奇從來都是寫在民族復興的豐碑之上。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工聯會理事長黃國指出,在國家利益和安全上,企業更要保持頭腦清醒,挺起脊樑,不能被不懷好意的國家當槍使。有國才有家,只有國家發展強大起來,我們才不會受到別人的欺負、敲詐。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工商總會會長陳文洲說,在大是大非面前,長和應該自覺配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相關調查。希望長和作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選擇。
「資本無國界,但商人有國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林積燦指出,當國家在國際舞台上據理力爭,為企業爭取公平的貿易環境與發展空間時,企業家們也應堅定地站在國家一邊,將個人商業行為與國家利益相契合,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主權與發展利益,築牢安全防線。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出,今時今日,地緣政治局勢險惡,西方勢力如狼似虎,為維護自身國家利益不擇手段,巧取豪奪!從商者應時刻審時度勢,豈能不優先考慮國家利益?「在商言商」也必須優先考慮民族大義!
自由黨主席、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希望長和管理層立即回頭是岸。他表示,在一般情況,「在商言商」無可厚非。不過今次出售資產,關乎國家重要戰略,作為中國企業的一分子,應該胸懷「國之大者」,支持和幫助國家發展。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說,長和應改變思維,懸崖勒馬,與國家利益、香港利益站在一起。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奉勸長和懸崖勒馬,終止交易,贏得後世尊重。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珮認為,重大商業決策不僅涉及企業自身利潤,還關乎國家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的地位。「在當前全球競爭環境中,美國的霸權主義猖獗,企業在此等壓力下就選擇妥協,無疑是自毀基石。」
作為從事國際貿易46年的業內人士,香港商業專業評審中心秘書長何紹忠表示,當資本流動可能觸碰國家戰略安全底線時,真正的商業遠見不應止於財務報表的短期得失,更需考量民族產業生態的長期建構。「畢竟,沒有強大母國作為後盾的跨國資本,終究是汪洋中的無根浮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