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頴怡
長江和記實業早前宣布計劃向美國貝萊德集團牽頭的財團,出售旗下分布於全球23個國家共43個港口業務,連日來引發國際社會廣泛討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昨日(28日)表示,會對交易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由於此次交易涵蓋龐大的物流網絡,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戰略要地,勢必影響中國在全球港口的布局。值得深思的是,「一國兩制」為香港企業帶來無可比擬的優勢和龐大機遇,作為植根香港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在借助「兩制之利」開拓商機的同時,如何時刻堅守「一國之本」的前提。
港口不僅是物流樞紐,更是一個國家經濟命脈的關鍵節點,尤其本次交易涉及多個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港口,對中國長遠發展部署影響深遠,其戰略價值早已超越單純的商業範疇。美國近年採取諸多單邊主義措施,不僅加徵關稅製造貿易壁壘,還接連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世界衞生組織,處處暴露其妄圖以霸權重塑世界格局的野心。近日,美國計劃向停靠在其港口內的中國船隻徵收費用,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企業將龐大的港口資產轉移予美國財團,無異於把中國多年布局的戰略資源拱手相讓。
當美國成功控制主要航道及港口後,能夠隨時對停靠船隻徵收費用,變相增加中方貿易成本,最終大部分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將會牽連廣大基層,影響市民日常生活。
今次交易反映部分香港資本在國際化過程中,對國家認同的模糊和責任感的流失。我們必須謹記,香港今日的繁榮穩定離不開中央的堅定支持。現今香港不少大型跨國企業的崛起,都與國家經濟騰飛密不可分。作為誕生於香港、依託國家改革開放紅利成長的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應該自覺肩負更大的責任,帶頭維護好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並明確釋出信息:企業的全球化布局絕不能以犧牲國家安全為代價。
當前,美國正以「小院高牆」策略推動世界走向陣營對抗,反觀中國一直堅持的多邊主義才是全球化的未來出路。相信廣大市民都期望,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能夠依法審查此次交易,維護好社會公共利益。香港企業家更需清楚認識到,堅守「一國之本」是發揮「兩制之利」的基本前提,是維護香港繁榮、國家富強以至全球產業鏈穩健的必要舉措。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