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長江和記公司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一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昨日回應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國家有關部門首次對長和出售港口一事直接表明態度,寥寥數語,蘊含豐富信息。希望有關企業能掂量出這一信息的分量,盡快停止交易,否則後果嚴重。
本月初長和宣布將分布在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打包出售給美資財團,其中包括巴拿馬運河的兩個港口。交易關乎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引起各方的高度關切。港口一向是重要戰略資產,在國際風雲變幻、大國競爭激烈的當下,港口重要性進一步提升。美國特朗普政府一再揚言要「收回」巴拿馬運河,並對所有中方製造船隻徵收高昂的過境及停泊費。這是打着「美國優先」旗號、侵害中國利益的霸權行徑,也是遏華戰略的一部分。因此,所謂交易是「純商業行為」的說法,不過是自欺欺人。
航運中心是香港三大中心定位之一,在「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香港要進一步鞏固提升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更大貢獻。但如果將國際上的重要港口全部拱手讓人,香港如何發揮「內聯外通」角色?特區政府早前也表明態度,指出交易備受社會關注,要依法依規處理,同時強調堅決反對國際經貿關係出現脅迫或施壓行為。
事實上,長和是本港最具代表性的跨國企業之一,社會各界對其有很高的期待。面對美國霸權和欺凌,長和理當義無反顧地和國家站在一起,肝膽相照,同舟共濟。華為和TikTok在美國壓力下展現錚錚鐵骨,作出了示範。然而,在關鍵時刻,長和不僅接受甚至積極配合美方的霸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自然引起各界強烈批評。
《大公報》連日來一再發表文章,質疑長和的港口交易並非正常商業行為,希望從維護香港和國家發展高度審慎處理,可謂苦口婆心。但有關企業非但聽而不聞,反而搞「公關」伎倆,散布所謂「在商言商」、政府方面「一早知情並不反對」、交易將在4月2日如期簽約等煙幕,甚至將各方好意規勸視為「文革式批鬥」,企圖誤導視聽。可見這不是對交易存在錯誤認知的問題,而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企圖蒙混過關,令人失望。
對於長和港口交易一事,外交部曾多次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利益的相關行為。現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終於出手,清晰表達「依法進行審查」的立場,回應了各方關切。這是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正義之舉,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應有之義,合情、合理、合法,得到香港社會各界的堅定支持,得到十四億中國人民的堅定擁護。
事實上,美國大搞霸權主義,但中國從來不吃這一套,不卑不亢,有理有節,勇於鬥爭,體現了大國擔當,維護了國際道義,釋放了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歡迎各國共享中國發展機遇的信息,得到了世界維護正義的人們和企業的高度認同和讚賞。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嚴正表態,有關企業不僅要聽到,更要深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繼續推進交易的嚴重後果。在面對關乎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保持清醒認識。有消息稱,長和方面下周不會簽約,如果屬實,這顯示長和態度有所改變。但願長和不要再「天真」、「糊塗」下去,及早回頭。
(來源:大公報A2:要聞 2025/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