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街訪|市民支持闖紅燈罰款但宜酌情處理 打斜過馬路效率高風險亦高屬違規

香港即時 2025.03.28 19:54:40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周傾芫)近日,警方在日常執法中查問了一些闖紅燈的行人,其中不乏長者。根據現行法律規定,闖紅燈行為將面臨從罰款到法庭訴訟不等的法律後果。在接受採訪時,多數市民表達了對闖紅燈行為的擔憂。

市民林小姐表示:「香港以前闖紅燈的情況很多,可能是由於習慣了路線,或是沒有見到警察和閉路電視,就掉以輕心,但自從實行罰款制度後,情況有所改善。」她認為,雖然罰款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但仍有很多老年人和外籍傭工可能因為少看希望、不了解規定而無意中違法。「她建議對初犯者可以酌情處理,應該有個警戒,當然第二次就不應該」。

呂先生(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福瑞士 拍攝)

呂先生則認為,闖紅燈的根本原因是急躁和對交通規則的漠視。他建議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多做宣傳,大家安全些。」

警方指出,目前的處罰措施包括登記身份、發送法院傳票及罰款。如果被告認罪,可能會被處以幾百到2000元不等的罰款。拒不服法或情節嚴重者甚至可能被通緝和拘留。

施小姐(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福瑞士 拍攝)

儘管法律規定明確,但施小姐認為罰款金額較高,對經濟條件較差的群體不夠友好。她建議:「如果減少一些罰款,可能會更加合理,但是不經過教訓,他們都會繼續的。」

梁先生(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福瑞士 拍攝)
白先生(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福瑞士 拍攝)

此外,跟風現象也是導致闖紅燈行為頻發的一個原因。梁先生提到,經常有人看到一兩個人闖紅燈後,便跟隨他們一起違章過馬路。白先生則認為紅燈的時間不宜太長,「30秒比較合適」。

關於打斜過馬路的問題,部分市民認為,在特定情況下打斜過馬路可以提高通行效率,尤其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記者詢問專業人士得知,不同區域打斜過馬路的安全風險也有不同,需要運輸署審慎、具體地研究,但就目前而言,即便是在「全部綠燈」的情況下,「打斜過」亦是違規行為。

相關報道:

(有片)警方港島東多區執法 打擊行人亂過馬路

編輯:寓言
關鍵詞:衝紅燈過馬路罰款
評論
字號:
發表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