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佘德聰
近日,香港社會各界掀起了一股學習全國兩會精神的熱潮。港澳議題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在兩會期間備受關注。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支持港澳抓住國家發展機遇,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謀篇的關鍵節點,香港需以更高站位融入國家戰略,將兩會精神與本港實際緊密結合,將「一國兩制」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在服務國家所需中實現自身突破,書寫與祖國同頻共振的新篇章。
首先,把握國家戰略機遇,明確香港發展新方向。今年兩會特別強調,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港澳與內地實現規則銜接和機制創新。香港應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在「十四五」規劃確立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等定位基礎上,積極對接「十五五」規劃布局的新領域,如數字經濟、綠色金融等。中央提出的「八大中心」建設目標,尤其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定位,要求香港加快與內地科創資源協同,共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形成「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良性互動。
其次,聚焦重點領域,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在科技創新方面,香港可依託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平台,與內地共建聯合實驗室,推動科研成果跨境轉化應用。金融領域應把握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機遇,積極開展綠色債券、跨境理財通等創新業務。法治建設需完善維護國安法律體系,深化與內地司法協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穩定環境。在國際交往層面,香港還應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深化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鞏固國際聯繫中心地位。
再者,完善落實機制,激發社會各界新活力。貫徹兩會精神需要建立多層次實施體系:特區政府應制定對接國家規劃的具體行動方案,設立專項督導機制確保政策落地;商界可組建「融入國家發展聯盟」,搭建產業合作平台,促進資源對接;教育系統需加強國情教育,培養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厚植愛國情懷;媒體要創新政策宣傳方式,通過生動案例解讀國家利好政策,激發市民參與國家發展的積極性。特別是要落實兩會關於「支持港澳青年在內地創業就業」的要求,擴大「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規模,建立職業資格互認長效機制,為港澳青年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便利。
最後,強化民生導向,描繪融合發展新願景。落實兩會精神最終要體現在民生改善上。民生領域要重點解決住房、醫療等深層次矛盾,借鑒內地保障性住房經驗,提高市民的獲得感;要加強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要推動「港車北上」等政策擴容,讓市民共享發展紅利;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共建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只有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市民,才能凝聚社會共識,共同推動香港的長遠發展。
作為港區政協委員,我深感責任重大。未來將繼續做好「橋樑」角色,既向市民宣傳國家政策,也將基層聲音轉化為切實可行的建議。我堅信,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指引下,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定能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新的更大飛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更多力量。
(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