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 記者 李慧妍 融媒組)東深供水工程60年的浩瀚史詩中,湧動着無數無名者的故事,當人們談起水利這項「男人的工程」時,似乎沒有女性的身影。這次重走東江水供港之路,就訪問了四位女性,追問之下,發現她們沒有受那些由社會刻鑿在女性身上的身份──母親、妻子等束縛,而是投入到水利工程現場,或是當技術員,或是當工程師,從項目建設階段起始,到今天各項養水護水工作,她們在各自崗位上發揮柔韌的力量,共同譜寫東江水供港的故事。

拒「仙女」稱呼 投入工地當「戰士」
「我們不是仙女,我們是戰士。」
何靄倫阿姨從電視櫃深處找出一摞照片,指着相中八張青春洋溢的臉:「我在廣東工學院讀大學時,班上只有八位女同學,其中一個中途退學,後來他們都叫我們『七仙女』。」她把照片轉到背面,「可我不喜歡這個稱呼」。
照片的背面,飄逸俊朗的鉛筆字赫然寫着「八仙過海」。
今年82歲的何靄倫,1964年讀大學四年級時,參加了東深供水首期工程的建設。「為了盡快解決香港同胞缺水問題,到處都缺人手,特別是有專業技術經驗的人。」於是,包括何靄倫在內的廣東工學院200多名師生支援了這項工程的建設。她最初於橋頭設計組輔助工程設計,後來又轉到上埔工段參加施工管理和質量檢查等工作。

童年時親歷香港缺水
「小時候我跟家人住在香港,親身經歷過缺水時期。」何靄倫回憶,當時雖只有六、七歲,但排隊取水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因為缺水,家裏經常要「一水多用」,洗完菜的水用來洗衣服,再抹地板,最後沖廁所。後來跟隨父母回到廣東,又親身參與了供水香港的工程,造福粵港兩地,看着塘頭廈站山坡上「要高山低頭,令河水倒流」的標語,何靄倫豪情滿懷。
「在工地上沒有什麼男女之別。」何靄倫說,當時條件艱苦,只能住用竹子和毛氈搭起的簡陋工棚,無論測量、實驗還是體力活,只分工種,不分男女。何靄倫和她的同學們,在東深工地上的七個多月沒安排過休息,用一把計算尺算數據,一支鉛筆畫圖。「工地上條件艱苦,每天都吃『無縫鋼管』」,看記者愣在原地,何靄倫開心地笑了起來,「就是通心菜啊,又老又硬!」
「你看我們班上的女生都穿褲子,沒人穿裙子的」,何靄倫指着班上女生們的畢業照說,「搞水利,經常要爬上爬下,後來畢業參加工作,我們實行『一個人負責一個工程』,懷孕八個月我還去徒手爬了腳手架。」何靄倫輕輕說,「因為我們不是仙女啊,我們是戰士。」

敢闖敢試 領銜調水工程
「女孩子不能自我設限,第一步要就要打破自己的偏見。」
張薇是北方人,大學畢業後就來到深圳水庫,守護東江水入港前的最後一站。
十年雲煙飛馳而過,現任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副總經理。說起當初為何選擇水利水電專業,她說:「從小就聽說,女生到了高中就跟不上。但我認為這句話不成立,學習只不過是一件堅持努力就會成功的事,並無男女之別。」
2023年,張薇帶領團隊完成了東深供水工程的標準化創建工作。作為試點單位,她負責的工程從策劃到報告編寫,從現場管理到信息化提升,最終取得國家水利部標準化管理首批調水工程評價的第一名。這份成績背後,是她對每個細節的嚴格把控。她說:「女生在細緻和耐心上有優勢,這讓我們在技術審核、推進工作時能夠更加深入和全面。」
儘管女性在水利工程領域的比例較低,但張薇從未因此給自己設限。
在她看來,女性同樣能勝任複雜的技術崗位,而細緻與堅持正是女性的獨特優勢。她記得之前籌備的一個綠化項目,合作方報價數十萬元,有公司的女同事經過自己調查和研究,撒了一把種子,只用幾塊錢,就收穫一片格桑花花園。「我們女孩子,一定要大膽嘗試,不要害怕」,張薇說。
讓孩子為母親自豪
張薇不僅是工程師,也是一位母親。她坦言,平衡工作與家庭是一項挑戰,但孩子還小,希望他先去享受快樂的童年。她的孩子常常說:「我媽媽是管水庫的。」也經常問她:「你又要去巡查你的水庫了嗎?」女性擁有自己事業,或許佔用了些許家庭時間,但亦是一種言傳身教。
在張薇看來,十年來一直守護這跨越500公里來到眼前的東江水,何嘗不像自己的孩子。而女性不應被規限為母親、妻子或任何一種框架下的「女性」,「不要害怕」,去做自己。

工科女生不服輸 見證智慧水利
「我們搞水利的女孩子,骨子裏都是不服輸的。」
初見陳孌,她穿着藍色的工作制服,利落的短髮相當颯爽,笑聲爽朗而溫暖。
每每介紹起陳孌,都會說她是初期建設者黃惠棠的兒媳,但作為陳孌本人,她也是極具魅力的女性。
陳孌是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橋頭部太園泵站水質室的主任,負責巡查、監督系統轄區內和東江取水口的水質,每天檢查一、二級取水區範圍,保證取水口的安全。她從1993年畢業就來到這裏,守護這水,已有30年。
「我們家只有我沒上大學」,陳孌笑說:「因為我讀書太好了。」陳孌在初中畢業後,獲當時極為難考的水電學校取錄,這是罕有的路,尤其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選擇工科專業就像逆流而上,但陳孌卻毫不妥協。她笑着說:「我從小就不服輸,不覺得自己比男孩子差。擰螺絲也許擰不過男同學,但考試我一定能贏。」
視首位女性水利部長為偶像
談到女性在水利行業的歷史時,她深感驕傲。「我們行業的女性,雖然數量不如男性多,但都是中堅力量。」她提到東深工程建設初期來自廣東的「七姐妹」,這些與男性一樣在工地上揮汗如雨的女性同樣散發着光芒。而她心中的楷模,則是中國水利事業的先驅、第一位女性水利部部長錢正英。她說:「錢部長是我們女性的驕傲,她參與了幾乎整個新中國水利的規劃,是我們整個行業的偶像」。
水利行業發展到今時今日,科技的進步賦能為女性,讓她們在行業內大展拳腳。陳孌認為,東深供水從傳統水利到智慧水利的變革,令女性的優勢獲得認可。她認為,女性的細心和韌性在精細化管理中尤為突出,而這正是現代水利行業不可或缺的能力。「選擇工科的女性骨子裏都帶着一份堅韌與不服輸的精神」,如今她的幾位女性徒弟正在成長起來,延續着東深供水的使命,她由衷地感到欣慰和驕傲。
「柔韌,是我們女性的力量,正像這水一樣。」她指向窗外的東江水,如是說。
(來源:大公報A9:港聞 2025/03/25)
相關鏈接:
東江水供港60年之淨水篇|深圳水庫生物硝化站 確保供港水質優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