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綜合報道,新華社日前專訪了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約翰·珀金斯,文章提到,「這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經濟圍獵』……我毫不懷疑,美國想在經濟上控制烏克蘭並奪取其礦產資源。」約翰·珀金斯表示。約翰·珀金斯談及對美烏礦產協議前景的看法,並起底了他所熟知的美國「經濟圍獵」新興市場國家慣用套路。
「我清楚這一切!因為我曾經就是一名『經濟殺手』!」珀金斯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被美國情報部門招募成為「經濟殺手」。此後十多年裏,他的公開身份是美國查爾斯·T·美因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足跡遍及許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策劃、參與並見證了不少重大歷史事件。2004年,珀金斯出版半自傳作品《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將自己的經歷公之於眾,同時也揭開了美國「經濟殺手」的神秘面紗。
珀金斯說,美國欲迫使烏克蘭簽署的礦產協議,正是美國「經濟圍獵」他國的最新例證。他談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月底到訪白宮時與美國領導人爆發激烈爭吵的場景,認為烏克蘭問題已經成為美國的一場「權力遊戲」,美國「試圖向世界表明,它可以擺布那些不如美國強大的國家及其領導人,霸凌任何它不喜歡的人」。
製造債務危機 巧取豪奪擴大霸權
在珀金斯看來,美國的「經濟殺手」多年來披着經濟學家、銀行家、國際金融顧問、跨國企業和投資基金高管等合法身份,背地裏卻通過偽造財務報告、操縱選舉、賄賂、敲詐乃至暗殺等手段步步為營,拉攏、腐蝕和控制新興市場國家的政治經濟精英,先向他們提出過於樂觀的宏觀經濟分析和產業投資建議,最終誘騙這些國家落入預設的經濟陷阱,控制其經濟命脈和自然資源,從而鞏固並擴大美國在全球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霸權。
「美國的『經濟殺手』這一隱秘群體時至今日依然活躍在世界各地,製造債務危機是他們從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巧取豪奪巨大經濟利益的套路之一。」珀金斯說。
一直以來「經濟殺手」的首要任務是挑選某個新興市場國家作為「獵物」,說服後者從世界銀行、美國國際開發署等機構接受超出其實際需要和償還能力的巨額貸款,並確保這些項目的承建合同落入美國企業和少數利益集團手裏。此後,這些國家會被迫不斷挪用原本打算用於醫療衞生、教育和其他社會服務的資金來支付貸款利息,落入被債務綁架的圈套。當它們深陷債務危機無力自拔時,「經濟殺手」便會再次現身,提出在這些被視為「獵物」的國家建立軍事基地、在聯合國投票時追隨美國的腳步或以極低價格出賣珍稀資源等無理要求。如果這些國家可用於抵押的資源不足以償還債務,「經濟殺手」會進一步要求其實行有利於跨國公司的所謂「新自由主義」政策。
低價收購違約債券 惡意訴訟謀取暴利
「現代歷史上帝國擴張的方式之一就是讓某一國家深陷債務陷阱。」珀金斯說,「過去,帝國主要通過軍事力量或軍事威脅實現擴張。但近年來,它們更注重通過經濟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債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珀金斯表示,一旦某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不屈服於美國的「帝國利益」、不接受美方提出的交易,「經濟殺手」便會使出第二招:讓「豺狼」登場,通過策動政變、暗殺甚至發動戰爭等殘酷手段來逼迫對方就範。
在珀金斯看來,當一個新興市場國家發生債務違約並陷入經濟混亂後,美國「禿鷲基金」就會聞風而動、趁火打劫,這是美國「經濟圍獵」新興市場國家的又一套路。
「禿鷲基金」是指以低價收購違約債券、借惡意訴訟謀求高額利潤的基金,因對違約債券的興趣如同禿鷲喜食腐肉而得名。
珀金斯在《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中寫道,「禿鷲基金」會在一個國家出現債務違約後,用幾美分的價格購買1美元面值的該國債券;之後,當這個國家的經濟開始復甦,它們就會要求按照面值償還本息,通常還要附加額外的費用。不少「禿鷲基金」還會落井下石,起訴那些試圖與目標國家合作的企業,用恫嚇的方式阻止潛在投資人的資助。就像「經濟殺手」推動的許多活動一樣,「禿鷲基金」不但摧毀了它們的目標國家,而且破壞了全球的經濟穩定。
「禿鷲基金」利用債務危機掠食
書中援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施蒂格利茨的話說,在阿根廷,政府與少數「投資人」、即「禿鷲基金」的鬥爭危及該國絕大多數債權人自願同意的整體債務重組方案;在希臘,政府被迫實施緊縮政策,導致該國國內生產總值急劇下降,國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在烏克蘭,主權債務危機的潛在政治影響是巨大的。
「不幸的是,今天依然有不少『禿鷲基金』活躍在世界各地,造成很大損失。」珀金斯說,「它們的掠食性非常、非常強。」
珀金斯認為,「經濟殺手」是「死亡經濟」的一部分,後者是一種建立在戰爭、債務、濫用自然資源之上的經濟。他呼籲終結美國「經濟殺手」策略,倡導各國以合作共贏替代將債務當作控制別國的工具,共同走向一種謀求人與自然的長遠利益最大化、創造所有人共贏局面的「生命經濟」。

話你知|美國作家約翰·珀金斯與《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
約翰·珀金斯(Mr. John Perkins)是《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的作者。這本書是美國《紐約時報》連續70周的最暢銷書籍,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出版。作者通過描述自己作為一名「經濟殺手」的真實經歷,向世界披露了國際間的爾虞我詐與腐化滲透。
珀金斯在書中揭露了自己作為經濟殺手期間所見證的一切,並揭露了幾起曾在國際上發生的重大事件背後的秘密。例如沙特阿拉伯洗錢風波、伊朗國王的垮台、厄瓜多爾和巴拿馬總統之死以及美國入侵巴拿馬和伊拉克。
美國「經濟圍獵」 處心積慮 步步絞殺
1 選擇目標
•挑選新興市場國家或發展中國家作為「獵物」,這些國家通常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或戰略重要性。
2 製造債務陷阱
•提供超出其實際需要和償還能力的巨額貸款,通過操縱和控制,確保這些貸款項目的承建合同落入美國企業或少數利益集團手中。
3 加劇經濟困境
•迫使目標國家挪用原本用於醫療衞生、教育等社會服務的資金來支付貸款利息,使其陷入債務困境。
4 提出無理要求
•在目標國家陷入債務危機後,提出建立軍事基地、在國際事務中追隨美國立場或低價出售珍稀資源等要求。
•要求目標國家實施有利於跨國公司的「新自由主義」政策,進一步削弱其經濟自主性。
5 「禿鷲基金」掠食
•在目標國家債務違約後,「禿鷲基金」以極低價格收購其違約債券。通過惡意訴訟要求目標國家按面值償還本息,並附加高額費用,同時阻止其他潛在投資者提供幫助。
6 實施「備選方案」
•如果目標國家領導人拒絕屈服於美國的「帝國利益」,則採取策動政變或暗殺、發動戰爭等手段,逼迫對方就範。
7 奪取經濟命脈
•通過上述手段,控制目標國家的經濟命脈和自然資源,鞏固並擴大美國在全球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霸權。
8 「合作」「援助」掩飾
•通過合法身份(如經濟學家、金融顧問等)掩蓋其真實目的,將經濟掠奪行為包裝成「經濟合作」或「金融援助」,以掩蓋其掠奪性本質。
警惕風險|內地專家:精準監管消弭「圍獵」風險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對大公報表示,美國「經濟圍獵」手段多樣,除了「經濟殺手」製造債務陷阱外,還包括通過炒高發展中國家資產後突然做空,收割利益,如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做空泰銖,甚至還有國際資本揚言要做空港股,最終被中國成功避險。
他強調,儘管美國手段多樣,但不會影響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不過需要警惕其中的風險。白明建議,應加強對外資的監管,從資金來源和主營業務入手,對出資人進行驗資驗質,核查其是否有「圍獵」他國的劣跡,並及時應對潛在風險。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郭寒冰認為,面對美國「經濟圍獵」的風險,中國需要從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採取措施。
在政府層面,戰略規劃與政策引導是關鍵。首先,完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穿透式監管。在金融開放的過程中,要嚴格把控外資流入的質量和規模,對外債進行精細化管理。其次,中國要繼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減少對國外技術和資源的依賴,提升國家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如中國的新能源產業,通過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不僅減少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還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了主動權。
再者,中國政府應繼續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深化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技術轉讓、人才培養等方式,助力合作國家實現經濟自主發展,增強全球經濟的多極化趨勢,削弱美國經濟霸權的影響力。
企業自主研發 擺脫技術依賴
在企業層面,需從多元維度抵禦美國「經濟圍獵」風險。從技術研發與創新角度,企業應將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視為生命線,要加大研發投入,建立自主研發體系,像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從電池技術到電控系統全方位布局研發,研發出刀片電池,提升產品競爭力,擺脫對國外技術依賴,降低制裁風險。在市場布局方面,企業應踐行全球化多元布局策略。「比如福耀玻璃在全球多地投資建廠,既貼近當地市場,又能分散風險,降低對美國單一市場依賴,規避貿易摩擦帶來的衝擊。」
內地發布新措 提升公平競爭審查能力
據新華社報道:《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於近日發布,將於今年4月20日起正式施行。
在細化審查標準方面,實施辦法將條例規定的限制或者變相限制市場准入和退出、限制商品要素自由流動、影響生產經營成本、影響生產經營行為等四個方面的審查標準細化為66項具體情形,便於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和政策措施起草單位準確理解、規範適用;明確例外規定中「沒有對公平競爭影響更小的替代方案」「合理實施期限」等概念的含義,防止例外規定被濫用,損害市場競爭。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積極部署開展公平競爭審查能力提升行動,嚴格開展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從源頭上制止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
中汽協籲車企規範數據發布 良性競爭
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8日發布關於規範企業數據發布的倡議書,向中國汽車行業企業發出倡議:規範數據發布,維護行業公信力;倡導,杜絕不當宣傳。
(來源:大公報A12:內地 2025/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