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科技創新發展之際,本地科學基礎與普及教育亦持續推進,以培養未來人才。由香港科學院、香港工程院、香港科學會及香港青年科學院合辦的第七屆「名師高徒」導師計劃,今日(15日)舉行啟動禮,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擔任主禮嘉賓並致辭,近300名嘉賓、學生、校長及家長出席。
據悉,本屆計劃共有109位高中生參與,並獲53位科學家及工程師擔任義務導師,帶領學生探索科研路向。自2018年啟動以來,「名師高徒」計劃已累計吸引逾800名學生參與。
今年參與的義務導師陣容鼎盛,包括香港科學院創院院長兼香港大學前校長徐立之、物理學家兼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結構工程專家兼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香港科技大學前校長陳繁昌等資深科學家及教育家。此外,香港太空館館長何萬雄和香港科學館館長殷翠荷等亦首次加入計劃。50多位導師的專業領域涵蓋生命科學、工程學、化學、物理、數學、計算機科學及環境科學等,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科研視野。
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表示,港科院成立宗旨之一為推動科普教育。他強調,世界已進入科技紀元,培養新生代科學家並使其在科學領域接棒,是科學家、教育家及政府的共同目標。「名師高徒」計劃自啟動以來,已有部分參與者進入大學修讀理科,更有畢業生成為研究員或工程師,展現計劃的長遠成效。
盧煜明指出,「名師高徒」計劃為學生提供課堂以外的科學宏觀體驗,通過與科學家親身交流,讓中學生更了解科研的實際情況與挑戰,既能提升學生對科研的興趣,亦幫助他們規劃未來發展方向。他感謝參與計劃的導師與學生,並讚揚特區政府多年來對科創發展的支持。他提到,早前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明確指出科技創新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亦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政府對「名師高徒」計劃的重視與資助,彰顯了對科普教育的決心與承諾。他相信,政府、學界與民間專業組織的合作,將推動科普教育邁向更深、更廣、更完滿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