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邱達昌
2025年全國兩會昨日(11日)於北京閉幕,順利完成各項議程。過去的一年中,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家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高品質發展扎實推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國家在經濟發展、科技及產業升級、綠色低碳、對外開放等方面充分展示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令人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充滿信心。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增長5%,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中國作為擁有超過14億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如此成就實屬不易,再次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強大生命力和制度優越性。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方面,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同心協力,推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壯大,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止。2024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300萬輛,暢銷海內外;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新成果,Deepseek應用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的表現引起世界熱議。筆者相信,憑藉中華民族積極創新、努力拚搏的傳統精神,國家科技創新發展領航世界勢不可擋。
全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國家不斷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3.7億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比重接近40%,為推進全世界碳達峰、碳中和付出了巨大努力,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部分西方國家企圖利用關稅破壞多邊貿易。中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一方面,不斷擴大免簽證國家範圍,延長境內停留時間,歡迎全世界人民來華旅遊。2024年,6488.2萬人次外國人入境中國,同比上升82.9%;另一方面,大力鼓勵外商投資,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保障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充分展示了國家堅持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決心。
政府工作報告中報首次提到,支援香港、澳門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正如丁薛祥副總理強調,香港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利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產業、新賽道,配合國家發展戰略,以專業服務優勢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同時引進外資,講好中國故事,做好「超級聯繫人」。
多年來,香港商家長期從事國際貿易、金融等行業,與國際社會建立廣泛聯繫,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利用多年積累的溝通管道和信任基礎,香港商界要繼續推動民間外交,通過軟性方式促進經貿合作交流,傳遞中華文化和價值觀。
總結來講,國家在穩步推進經濟社會建設的同時,在科技創新、擴大開放等多方面,體現了真正的大國作風,引領世界發展。這些巨大的成就和未來發展方向非常振奮人心。香港各界更要找準定位,緊緊把握機遇,積極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