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勇
2025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此關鍵時刻,全國兩會再次強調了人才在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中的核心作用,並明確提出要全面提升人才隊伍質量,發揮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輻射作用,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就此,香港應發揮獨特優勢,發揮作為國際人才樞紐和國家人才門戶的作用,為國家發展大局貢獻力量。
為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粵港澳大灣區正積極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2024年10月底,廣東省人力資源保障廳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相關部門在廣州南沙合辦了「粵港技能人才評價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此次合作旨在探索在旅遊餐飲、工程科技、護理服務等領域拓展「一試三證」及「一試兩證」合作模式,推動大灣區技能人才評價技術及規範對接。通過引進港澳地區在行業內領先且廣受大眾認可的培養評價標準,並推進國家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在港澳推廣實施,進一步促進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師資的雙向交流。
隨香港啟動多項大型基建工程,特別是北部都會區建設,建造業人力資源配套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為此,粵港兩地計劃今年內在就建造業首個試行工種實施「一試多證」安排,以紓緩港澳建造業技工短缺問題。這將打通大灣區人才資歷認證的障礙,擴大人才市場,以解決本港建造業專業人才不足的急切問題。
然而,本港在其他行業仍面臨人才短缺的挑戰,為進一步發揮「一試多證」模式的優勢,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建議從三方面深化合作:首先,擴大工種覆蓋範圍,在建造業成功試點的基礎上,將「一試多證」模式延伸至更多行業和工種,如行業管工職系等。其次,粵港澳三地應針對新興產業和跨區域業務對人才素質的新需求,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的「一試多證」課程,鼓勵內地與香港的教育機構合作開發課程,並採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最後,本港應加強宣傳推廣「一試多證」模式。對於內地學生和求職者,重點宣傳在香港考取的證書在內地就業和職業發展中的優勢;針對香港居民,突出在內地考取的證書對在大灣區等內地市場拓展業務、就業的便利性。通過有效的宣傳推廣,能進一步提升「一試多證」模式的社會認知度和參與度,促進區域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
香港正以「一試多證」模式為突破口,推動區域人才評價體系創新與融合。未來,粵港澳三地將.不斷擴大和深化「一試多證」合作範圍,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香港作為國際人才樞紐,將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攜手粵澳兩地共同書寫大灣區發展的新篇章。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副團長、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