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了香港「八大」中心定位。金融,作為香港的傳統支柱產業,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助力國家戰略實施,在「八大中心」定位框架下,需持續聚焦「金融立港」,不斷鞏固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2024年,香港IPO市場回暖,集資額在全球同比減少10%的市場環境下逆勢增加。2025年1月,香港IPO集資額達57億港元,同比增加159%。香港股市2025年開市以來上漲15%,創下自2022年2月以來的最高點;2月份,南向資金淨買入港股1528億元港幣,為史上第二大單月淨買入。金融市場復甦趨勢進一步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重奪世界第三,「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排名重奪第一。
作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連結點,香港扮演着「內聯外通」的重要角色。建議國家金融主管部門全面支持香港金融各類市場持續發展,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具體建議如下:
一、鞏固和提升香港股票市場的競爭力
建議國家進一步支持香港優化上市制度,特別是吸引內地科技企業和綠色金融相關企業赴港上市;探索將更多金融產品納入互聯互通機制,提升兩地資本市場的融合度;同時,建議通過股息稅減免政策,增加港股市場上人民幣股票的吸引力。
二、 發展黃金交易所,打造亞洲黃金定價中心
建議國家支持香港盡快完善黃金交易基礎設施,推動黃金交易電子化、標準化,並鼓勵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期貨和現貨產品,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提升香港在全球黃金市場中的話語權。
三、探索虛擬貨幣和金融科技創新
發揮香港在加密金融資產、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領域優勢,積極承擔作為國家試驗田的角色,吸引更多全球虛擬資產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匯聚香港。同時,利用「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mBridge)項目,為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創新和使用提供借鑒參考。
四、發展大宗商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
建議國家利用香港作為平台,發展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期貨市場。鼓勵香港通過稅收優惠和政策支持,吸引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商和金融機構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支持香港探索與內地合作機制,推動兩地市場互聯互通,增強中國在大宗商品定價中的話語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