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 記者 李永青)新一份預算案提出多項支援中小企措施。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為支持中小企發展及「走出去」,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及「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援基金」合共注資15億元,並優化申請安排。他又提出,貿發局將推出「電子商務快車」為港商提供顧問諮詢,並舉辦第二屆「香港好物節」,又指一直通過「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為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截至去年年底,計劃已累計批出逾2880億元貸款,惠及近6.5萬家中小企,而去年11月重推「還息不還本」安排,為期一年,申請期至今年11月。
儘管面對財赤,特區政府仍然支持中小企發展,特別是注資BUD專項基金和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援基金,將有助中小企應對美國關稅及外圍波動。商會普遍肯定特區政府的努力,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表示,注資15億元將令中小企有更充裕的資金,提升品牌形象和拓展跨境業務,配合貿發局將推出電子商務快車中的電商銷售顧問諮詢服務,企業將能在線上及線下開展廣泛宣傳,製造更多商機。此外,去年舉辦的首屆「香港好物節」得到空前成功,多間中小企參展商成功建立內地分銷渠道,該會認為今年貿發局續辦展覽將能延續去年成果,幫助更多中小企業推廣業務。
財赤下撐企業凸顯重視中小企
貿發局主席林建岳認為,預算案一系列支援中小企的措施,務實地協助中小企克服營商挑戰,鞏固香港「八大中心」功能優勢。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副秘書長李志峰表示,雖然庫房有財政壓力,但當局仍在多方面支援中小企,讓人感到特區政府對中小企的重視。他指出,注資有助企業更積極創新及推廣工作,可令港商更加有力應對逆境,反映特區政府之舉動能針對中小企的痛點。
廠商會認為,相關「撐企業」的政策精準地契合當前業界的迫切需要,對拓展多元化市場和電商業務均能發揮立竿見影的積極作用,有助業界鞏固業務發展根基、提升競爭優勢。該會期待特區政府盡快公布有關基金優化申請安排的詳情,並建議特區政府可考慮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對每家企業的資助總金額上限,及將BUD專項基金的資助範圍「一次過」地延展至世界各地,鼓勵港商加快本地業務的升級轉型和拓展全球業務版圖的步伐。
「還息不還本」申請期至11月
在企業融資方面,陳茂波表示,多家銀行已加入由金管局和香港銀行公會成立的「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承諾盡量作出彈性安排,減輕中小企資金周轉壓力。參與銀行在其貸款組合額度中,為中小企預留的融資部分增加至超過3900億元。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形容,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成效顯著,給予企業喘息的空間,維持穩健的資金流以經營業務,並有餘裕實現升級轉型,提升市場競爭力。
至於「還息不還本」申請期至今年11月,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表示,相關安排令中小企可以資金更靈活,並指在目前經濟環境下,市場希望特區政府多些刺激經濟的政策,期望花一點錢,能發揮乘數效應,有助未來經濟改善。另有商會人士形容,還息不還本的安排成效巨大,讓中小企保留更多資金周轉,保留拚下去的實力,故十分欣賞特區政府對中小企的支持和體諒,冀經濟明顯好轉時才取消這項惠民措施。

物流發展|預留2.15億拓智慧港口 助航運轉型
香港航運業正向智能化、綠色化和高增值等方向發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一份預算案中提及,為發展智慧港口,特區政府已預留2.15億元,構建港口社區系統,加強航運、港口及物流業持份者信息互通,並擬於年內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業界普遍表示歡迎,認為該系統是業界數位化轉型的關鍵一步。
香港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特殊項目總監倫婉霞形容,為了讓香港港口繼續保持競爭力,實施「港口社區系統」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香港有很多中小企都沒有建立資訊系統,導致數據無法即時共享,通過這個平台,可以提升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倫婉霞期望,未來還可以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平台進行對接,實現數據的即時共享與協作。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表示,特區政府應參考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日港使用區塊鏈的經驗,構建港口社區系統。香港可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提升港口物流效率及開放各項港口相關物流資料,以鞏固香港的港口效率優勢,強化「追更港」的美譽。
增稅務優惠 吸大宗商品貿易商
在高增值海運服務方面,陳茂波指出,過去數年,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惠及航運業發展的稅務措施。因應國際稅務規則的改變,目前正優化這些措施,包括為營運租約下的船舶出租商,提供船舶購置開支的稅務扣除。另為帶動海運服務業發展,亦建議為合資格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半稅優惠,擬於明年上半年會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
羅兵咸永道南部私人客戶及家族企業稅務主管合夥人王曉彥表示,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對推動香港的航運、物流及相關專業服務的發展至關重要,歡迎預算案將提供稅務優惠措施以增加香港的吸引力。香港目前向不少指定行業提供8.25%的優惠稅率,樂見將向從事大宗商品交易的企業提供類似的稅務優惠。
葉文祺補充,特區政府將為船東提供額外的稅務扣除,將有利於吸引更多船東選擇在港營運業務,帶旺本港的船舶管理、註冊、租賃等業務,鞏固航運中心地位。此外,特區政府會在今年成立香港海運港口發展局,加強相關研究、推廣及人力培訓,促進國際航運中心的可持續發展。
吸引旅客|推動機場城市發展 鞏固航空樞紐地位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特區政府將推出多項措施,推動經濟加速發展和吸引更多旅客來港,以及透過機管局的「機場城市」等計劃,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業界普遍表示歡迎,其中機管局表示,正積極推動機場城市發展計劃,並以全新品牌SKYTOPIA向國際商界推廣。大灣區航空行政總裁吳秀蘭認為,有關措施有助旅遊業、航空業及香港經濟全速發展。
財政預算案亦提及香港國際機場與珠海機場深化合作,以及「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項目。機管局將繼續推動這些項目,以進一步加強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大灣區國際航空樞紐的角色。
機管局已與一家海外領先的航空服務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探討在港提供飛機拆解、部件回收、人才培訓等專業服務。機管局指出,將探討提供專業服務以支持香港發展為亞洲首個飛機部件處理及交易中心的可能性。香港還助力C919飛機打入國際市場,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會將培訓課程擴展至涵蓋C919飛機相關的範疇。
航空企擬擴充機隊
吳秀蘭說,公司會積極擴充機隊、加強現有航線的服務及擴展飛行網絡,她相信香港定能繼續把握國家以至全球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對香港前景充滿信心。
紓緩中小企資金壓力
政府一直通過「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為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截至去年年底,計劃已累計批出超過2880億元貸款,惠及近65000家中小企。
(來源:大公報A12:要聞2025/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