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 記者 鍾佩欣)旅遊業帶動本港經濟發展及創造就業機會,財政預算案昨日宣布,來年向旅遊發展局撥款12.35億元,以加強推廣一系列特色旅遊項目,支持更多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活動在港舉行,料可吸引額外約18.3萬旅客人次訪港,帶來約14億元消費。深圳去年底恢復「一簽多行」措施後,至今超過70萬名旅客經此途徑訪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會用好各項惠港措施,抓緊機遇。
提供優惠吸引郵輪淡季停靠
陳茂波表示,旅發局將與更多國際品牌合作舉辦活動,例如與巴塞爾藝術展簽署為期三年的全球策略合作協議,在每年四場全球巴塞爾藝術展設立香港文化沉浸式體驗區,加強香港與全球藝術界的聯繫。政府亦會加強推廣生態旅遊、熊貓旅遊、賽馬旅遊等;聯同旅發局加大力度開拓中東和東盟市場,吸引更多高端旅客。
政府也預留資源,加強支援鼓勵郵輪公司增加訪港航次、過夜停泊,以及利用香港作為母港。政府將向郵輪公司提供更多優惠,吸引郵輪在淡季停靠啟德郵輪碼頭。政府消息人士稱,預留款項達460萬元,在6月至8月淡季期間,推出費用減免,預料郵輪停泊費及旅客收費共扣減約35%,預計今年會有153班航次。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旅遊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是促進文化交流的橋樑,預算案對旅發局的撥款,用於推廣及開拓中東和東盟等新興市場,吸引更多過夜旅客訪港;加上香港今年底與粵澳共同承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殘疾人運動會暨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預計吸引大量香港、內地及海外觀眾,促進本地經濟消費。
旅發局表示,將全力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和《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各項工作,加強宣傳,吸引旅客一訪再訪,用好惠港措施,把握「一簽多行」契機,充分發揮香港作為內地及海外城市「超級聯繫人」角色,吸引旅客展開「一程多站」旅程,經香港前赴大灣區及其他內地城市。旅發局主席彭耀佳稱,感謝政府在資源緊絀下,繼續調撥資源支持旅遊業發展,旅發局會謹慎運用,精準制訂宣傳策略,達至最大的效益。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接受《大公報》訪問時稱,樂見政府重視本港旅遊業發展,讓旅發局有條件對外宣傳香港盛事之都,一方面更好落實「無處不旅遊」理念以及舉辦多元活動吸引商務客訪港,帶動周邊消費有助提振本港經濟,建議可多舉辦藝術等主題的高質活動吸客,「外地做宣傳,或是旅遊推廣計劃,是吸引旅客,是賺錢項目。」
(來源:大公報A7:要聞 2025/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