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黃子龍、蔡學怡)由大公報、香港文匯報、點新聞等23間傳媒機構主辦、52間機構協辦的「2024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結果昨日出爐,「歷史性完成23條立法 維護國安保障香港穩定發展」獲得了最多市民關注,其次依次是「三中全會指路引航 加快香港變革發展」及「北都區開發提速換擋 工商界積極響應參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每年都吸引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與,代表着社會對香港重要政策的關心和期盼。多年以來的施政大事評選活動,讓政府更掌握民心民意,提升施政效能。今次評選結果,帶給政府信心,代表市民認同政府施政的大方向,使政府更有決心,成就更多市民心中的大事、好事,與大家共建香港這個美好家園。「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秉持做實事、做成事的精神,勇於面對挑戰,以行動回應市民心聲和支持,進一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特首:完成光榮使命無比鼓舞

「2024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昨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典禮。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秘書長王松苗,中央駐港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陳楓,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潘雲東,解放軍駐港部隊副司令員譚志偉,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兼大公報社社長、香港文匯報社社長李大宏,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等出席主禮。香港政商界、社會團體、文化界、媒體高層等250餘位嘉賓應邀出席活動。主辦方發布了備受矚目的「2024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並播放精選片段,與嘉賓共同見證2024年度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結果誕生。
李家超在典禮上致辭表示,特區政府施政以服務市民為中心,努力回應社會訴求。不論是昨日揭曉的十件大事,還是政策措施,政府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市民添幸福而作出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保障。去年,香港特區光榮完成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完善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我很高興見到完成這個光榮責任和歷史使命的工作,獲評為香港施政十件大事的首位,特區政府、立法會和廣大香港市民共同譜寫這光榮歷史,使我無比鼓舞、無比驕傲。」
他表示,國安家好,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讓香港可以全神貫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中央一直是香港發展的最強後盾。過去一年,國家處處展現對香港的支持和關心,推出一系列惠港措施。本屆政府銳意改革,不斷求變、識變、應變,因地制宜破瓶頸、補短板,團結社會各界靈活應對挑戰和機遇。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發展的新引擎,將推出「片區開發」,並鼓勵本地和海內外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發展。歷史性改變以往香港股市因天氣影響而停市的做法,實行「打風不停市」,與全球主要市場看齊。
把改善民生政策落到實處
李家超續指出,政府去年推行各項惠民政策,取得一定成果,感謝市民的支持和認同,包括撤銷所有樓市「辣招」、打擊濫用公屋、提出「簡樸房」制度取締劣質「劏房」、擴大基層醫療服務、推動中醫藥發展等,把改善民生落到實處。
「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由大公報、香港文匯報、有線電視、香港電台等23家傳媒機構主辦,52間機構協辦,自1998年推出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6屆,已成為市民與政府溝通的重要互動平台。市民每年通過郵寄、傳真、網站投票等方式參與評選,選出他們認為最具影響力和最關心的「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參與評議政府施政。政府通過每年的評選結果,能夠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市民的關注重點,使得施政更加貼近民情。

評選結果反映各界期盼香港更好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兼大公報社社長、香港文匯報社社長李大宏昨日在「2024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頒獎典禮上致辭表示,今屆評選結果全面反映了香港社會各界、廣大市民對李家超行政長官帶領特區政府擔當作為、務實進取的充分肯定,以及對特區政府繼續改革創新、實現香港更好發展的殷切期盼,展示了推動香港加快由治及興的強大民意。
李大宏表示,維護國家安全始終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2024年十件大事中,「歷史性完成23條立法 維護國安保障香港穩定發展」位列榜首,「增設愛國主義教育小組 加強港人國情國安教育」成為備受市民關注的施政大事之一,證明社會各界、廣大市民認同國安港安、國安家好的重要性,深刻理解沒有法治安全的前提,一切都無從談起。
改革展現識變應變求變決心
他指出,國家發展始終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最大依託,中央為香港改革發展提供行動指南、注入強大動力。特區政府全力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添幸福,始終是廣大市民的普遍關切。「北都區開發提速換擋 工商界積極回應參與」「港交所打風不停市 金融市場接軌國際」「機場三跑道正式啟用 經濟騰飛增新跑道」「暫緩垃圾徵費 加強回收配置」「善用資源打擊濫用公屋 立法規管取締劣質劏房」,這些入選大事集中體現了今屆特區政府積極穩妥推進各領域改革,展現識變、應變、求變的決心,既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空樞紐等固有優勢,又鼓勵創新轉型,順應民意精準施策,努力破解土地房屋等民生難點痛點,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收穫更多更大的社會支持和肯定。
李大宏表示,香港「一國兩制」實踐已進入新階段。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開啟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為香港發展提供難得機遇、不竭動力、廣闊空間。
展望新的一年,李大宏表示,新年伊始,特區政府已經和沙特政府達成協議,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可於沙特阿拉伯辦理落地旅遊簽證;一對港產大熊貓寶寶會在2月與公眾見面;啟德體育園3月正式開幕啟用;簡約公屋將在今年首季有第一批住客入住;香港中醫醫院將在今年底起分階段啟用,年內公布《中醫藥發展藍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首批租戶可以進場,以及香港首次與廣東和澳門共同承辦第十五屆全運會等,這些都讓市民堅信2025年必將是精彩紛呈的一年。
參與社會事務 講好香港故事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名譽會長郭基泓昨日在頒獎典禮上致辭表示,今年評選出的「2024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有的關乎國家安全,有的聚焦民生改善,還有的致力於文化傳承與創新。每一件大事,都是特區政府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勇於擔當,敢於創新的生動寫照。評選結果由市民朋友們共同參與,充分體現了社會各界對特區政府施政工作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認可。相信行政長官李家超會繼續帶領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繼續推動香港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提升香港各領域的發展動力,激發更強的發展信心。
郭基泓表示,作為香港的一分子,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將繼續積極投身於香港的改革與發展,持續推動香港的繁榮穩定,主動了解特區政府施政方針,同時身體力行地參與到各項社會事務中,為香港的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要對外展示和宣傳好香港的優勢與機遇,凝聚社會各界共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助力特區政府各項政策的順利實施。
他期望,特區政府繼續傾聽民意,關注民生,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務實的行動,回應市民的期待,共同書寫「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篇章。
三學校獲頒最踴躍參加獎

一眾嘉賓於昨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為參與「2024年特區政府十件大事評選」的獲獎學校、機構、學生及市民代表頒獎,現場氣氛熱烈。參與是次評選活動的名次及獎項分別設有一等獎兩名、二等獎5名、「最踴躍參加學校獎」3個、「最踴躍參加機構獎」一個。「最踴躍參加學校獎」由創知中學、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啟基學校(港島)摘取,「最踴躍參加機構獎」由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奪得。另外,一等獎的兩名獲獎者分別為陳思恩、鄭敏強,二等獎的五名得獎者分別為劉宇軒、黃欽陽、余泳嫻、黃詩如、彭梓星。
(來源:大公報A14:港聞 2025/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