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上期《港TECH TALK》我們請到香港科技大學「傑出創科學人」、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蘇慧帶我們走進衛星的世界,揭秘衛星發展的無限潛力(點擊觀看)。作為一名女性,蘇慧如何在男性佔據絕大比例的航空領域走到如今?曾經在NASA工作的她為何選擇來到香港?今天,我們一起聆聽這位女性科學家的創科之路。
【科研之路:從「氣象之家」到美國NASA最後選擇扎根科大】
走上航天這條道路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蘇慧從小便生活在「氣象局大院」,父母就在氣象局工作。耳濡目染下,蘇慧考取北京大學大氣專業。熱情沒有停歇,蘇慧完成本科學業後便前往美國深造,從博士後、到研究員,再到後來人們熟知的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在NASA的17年裏,蘇慧擔任首席科學家,更兩次獲得NASA傑出科學成就獎。
談到在NASA的工作,蘇慧表示這是她職業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段經歷,「NASA有非常多的太空項目,讓我有機會去了解全新的科技進展,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此外,NASA重視科技創新,對蘇慧亦有很大影響,「當時在我們實驗室,有一個口號叫做『Dare Mighty Things』,就是要讓我們去想不敢想的事情。」
不過,新冠疫情的出現讓她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當時我的父母都在國內,疫情期間的封閉讓我希望能夠回到家鄉,距離家人近一些。」蘇慧補充,「此外,當時國家將大灣區定位為科創高地,科大也在大力招募科技人才,而我一直從事相關行業,這個時候更想發揮自己的一份力量,助力香港科技創新轉型。」
【進入科大開啟衛星項目 蘇慧:希望政府提供更系統化的支持】
來到香港科技大學之後,蘇慧便受到各方面的支持,「我覺得香港的環境非常好,我們團隊推動的『雄彬一號』和『碳載荷』衛星項目,都得到了很大支持。」
不過,蘇慧希望香港能夠有更多渠道申請項目基金,「航天屬於高端科技行業,雖然目前香港有好的勢頭,已經設立相關基金協助行業發展,不過目前來看並沒有非常多。在我們做的第一個衛星項目時,主要是靠民間的慈善基金來贊助的。對此,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有更系統化的資金申請渠道,協助安置實驗設備、搭建研究團隊,以此推動香港航天事業發展。」
【女性科學家之路:自信、堅持、團隊合作】
身為一名女性,無論在家庭、還是在職場,往往面臨多重壓力。總覽航天或理工相關領域,男女比例十分懸殊。蘇慧分享自己的經歷時說道,「在我讀研究生時,女生比例並不在少數,男女大概是一半一半。但是越往上走,尤其是到了比較頂尖的位置,女性反而越來越少。」蘇慧認為,受制於傳統社會觀念的影響,很多女性到了生育年齡會將重心更多放在家庭;不過女性的能力並沒有比男性差,因此女性需要保持自信、認可自己的能力,要堅持在自己熱愛的道路上走下去;同時政府也可以提供更多支持,鼓勵女性不斷向前走。
成為一名科學家,自然也離不開團隊合作。「任何一個空間項目都不是一個小團隊可以完成的,從工程、科技、安全性,到財務、採購等等,有時候一個項目的成功是上百人通力合作的結果。」蘇慧分享,「沒有團隊的合作,任何一個空間項目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攝製組: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鹿洺、丁旻、任青、周楎|撰文:孫夢璐|旁白:葉德榮)
——————————————————
【港TECH TALK】
大公文匯全媒體推出全新創科訪談節目《港TECH TALK》,特邀立法會創新界議員邱達根做嘉賓主持,邀請創業業界知名學者、創業者進行對談,介紹本港先進、有趣的創科發明,聊產學研趣聞,聽科學家成長故事,看香港如何孵化創科夢。
【相關閱讀】
港TECH TALK|8個月實現衛星升空 蘇慧:「雄彬一號」只是開始|嘉賓主持:邱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