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莉 杭州報道)26日,第二屆「良渚論壇」期間,30餘位中外知名藝術家、專家學者齊聚浙江杭州,出席「中外音樂家對話」平行論壇。本次論壇以「音樂精神的遞進:中外音樂傳統的現代迴響」為主題,圍繞「古代音樂藝術與人類文明發展」和「人工智能時代與藝術未來發展」兩大議題,探討中外音樂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美好未來,並達成共識。
浙江音樂學院黨委書記乾武東表示,音樂跨越國界,文化架起橋樑。「中外音樂家對話」搭建了一個開放包容的交流平台,讓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音樂家共同探討音樂藝術領域的重要議題,有助於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增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凝聚國際社會合作共識,奏響合作共贏的華美樂章。
求同存異 追求和諧之美
「西方音樂與中國音樂在千百年的發展中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體系,但在某些更高層面上,也存在着相同的音樂精神,都展現出了對和諧之美的追求。」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心草表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當代音樂的創演需根植傳統文化,在勇攀「高峰」的同時,樹立「經典意識」,塑造當代的中國音樂精神,進而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順應時代需求、貼近人民情感的優秀音樂作品。
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雷佳提出,立足當下,要追求「古樂」與「新聲」兩種時代的聲音。「我們站在良渚,深刻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根基。從民間故事、民族歌曲到詩詞藝術,文化遺產在當代藝術形式中跨界融合、傳承創新。傳統文化的河流無論歷經多遠的旅程,始終保持着最初的清澈和生生不息的活力,滋養着當地藝術的發展。」
武漢音樂學院原副院長李幼平也表示,音樂為我們的文明探源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從五千年歷史中理解我們的音樂精神,是藝術家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考古現場對於音樂研究意義重大,對於作曲家的創作、藝術家的表演,以及對作品的深刻理解,都提供了獨特的渠道。
善用AI技術 探索音樂跨界創作
論壇現場,鋼琴機器人和揚琴機器人與浙江音樂學院學生合奏的中國經典曲目《梁祝》吸引了眾多嘉賓的目光。AI技術對音樂創作領域的影響也成為了本次論壇的重要議題。
「我們需要改變的是與新技術合作,改變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斷適應新技術與社會發展需要。」美國南加州大學音樂產業系教授鮑比·博格認為,AI可以作為創作思路的來源,也可以作為一種極為高效的工具,甚至可以降低音樂製作的成本、推動音樂傳播。但它無法代替人類。「不管我們是否樂意,未來已來,技術一直迭代、變化不可避免,我們要擁抱變化,並且堅信技術不會替代人類的勞動與創造。」
西班牙利賽歐音樂學院教授何塞普·奧裏奧爾·薩尼亞表示,隨着視覺追蹤、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助力於殘障人士的音樂創作、音樂演奏變為現實。「編程、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專家與音樂家、音樂教育家進行跨界合作,嘗試共同開展音樂項目研究,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希望能繼續加強交流對話,共同攜手,讓音樂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走得更遠。」
「音樂的歷史遠早於文字,是一種超語言的文化形態。在任何時代、任何場景中,音樂所承載的精神、意志和人性的光輝,始終是人們心靈的溫暖支撐。」浙江音樂學院院長王瑞表示,在科技高度發達、人工智能日新月異的當下,傳統音樂的形態、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在發生明顯變化。但即便在人工智能時代,音樂的創造力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AI雖能模仿、演繹甚至自我「生成」大量音樂,但其生成的作品缺乏人類藝術創作中的情感深度與思想重量。「或許需要我們放慢腳步、等一等失落的靈魂,讓藝術始終煥發出真善美的人性光芒和人之所以為人的真理力量,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詩和遠方。」
閉幕式上,王瑞作學術總結,並宣布「中外音樂家對話」論壇共識。與會中外音樂家呼籲世界各國音樂家攜手共進,以音樂為紐帶,讓音樂精神的遞進照亮人類文明的未來,共同譜寫人類文明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