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記者宋偉大連報道)由大連海事大學聯合多家單位承擔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和極地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與全海深CTD絞車系統研製及示範應用」項目,經聯合研究攻關成功研製出目前全球唯一一套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海威GD11000」。該系統近日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二號」船在中國南海完成了首航次深海調查任務,拖曳作業放纜長度達11000餘米,作業水深超4000米,充分驗證了國產深海絞車系統的穩定性和作業能力。
項目首席科學家、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學院教授李文華介紹,「海威GD11000」絞車安全工作載荷≥15噸,工作速度每分鐘0~120米;非金屬鎧裝光電纜纜長13000米,纜徑≤34毫米,動力傳輸功率≥51千瓦,滿足多路光傳輸需要,最大工作水深可達11000米,可在全世界範圍所有海域最大海深處開展科考作業,這也是國內首套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和首根13000米非金屬鎧裝光電纜。
光電纜絞車系統用於深海拖曳系統、纜控水下機器人等大型系統的布放、回收及拖曳,是科考船的基本配置設備,也是深海資源勘探和開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設備。隨着海洋科考逐漸走向深海,更加惡劣的作業環境和更加精準的科學考察需求對科考絞車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光電纜絞車系統因金屬鎧裝纜自重較大無法實現全海深作業,因此急需開展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國產化自主研發。
2023年12月,大連海事大學科技部「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平台聯合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船第七O八研究所等單位開展技術攻關,解決了深遠海科考作業光電纜絞車系統存在傳統金屬鎧裝纜自重過大、超大容量纜繩排纜亂捲纏繞等問題,重點研究非金屬鎧裝纜多層堆疊纏繞受力形變、出力效率提升與熱累積效應下載流量限制及動態疲勞光纖傳輸控制、超長光電纜電-磁-熱多場耦合特性等科學問題,突破了全海深科考絞車系統設計優化技術、多支數纖維鎧裝扭矩平衡設計技術及纖維層鎧裝和編織出力效率提升技術、全海深科考絞車系統複雜環境適應性與載荷適配性技術等關鍵技術,於2024年6月成功研製出「海威GD11000」,並順利通過車間陸上聯調試驗。
李文華表示,下一步,「海威GD11000」將隨船開展常態化深海和極地調查作業,為中國的海洋科考事業「走向遠洋、走向深海、走向極地」提供可靠保障,為深海資源開發利用、交通強國與海洋強國建設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