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2024年是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派藝術創始人梅蘭芳先生誕辰130周年。由南昌大學、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聯合主辦的「表演藝術體系與文化傳承發展─紀念梅蘭芳誕辰1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近日在江西南昌舉行。來自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越南等國的「梅學」學者與國內近100位專家共襄盛會。
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南昌大學特聘教授劉禎在活動期間對《大公報》表示,梅蘭芳表演藝術體系是中國戲曲藝術在特定時代的藝術凝結和定格。梅蘭芳將京劇表演藝術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建構起了時代的新戲曲格局。
梅蘭芳是20世紀偉大的舞台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德藝雙馨,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構建起「梅蘭芳表演藝術體系」。從「一代伶王」成長為真正的人民藝術家。在輝煌的藝術生涯中,梅蘭芳還積極推進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有力提升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國際影響力。
從「一代伶王」到人民藝術家
在研討會開幕式上,劉禎表示,今年是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成立40周年。40年前,時任中國文聯主席周揚及其他文化界知名人士倡導成立了梅蘭芳研究學會。今年,全國各地先後舉辦各類活動、演出、展覽和研討,紀念梅蘭芳,傳承梅派藝術,構建「梅學」體系,努力開拓梅派傳承和「梅學」研究的新面貌新格局。
談及梅蘭芳表演藝術體系的來源、形成與特徵,劉禎認為,梅蘭芳表演藝術體系自中國戲曲表演藝術體系而來,是中國戲曲藝術在特定時代的藝術凝結和定格,打上了梅蘭芳鮮明的印記。梅蘭芳將京劇表演藝術特別是但行表演藝術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革新和發展也是全域性質的,凝結為屬於梅蘭芳的「體系」,建構起了時代的新戲曲格局。
港學者:保留戲曲傳統特色
香港教育大學教授梁寶華探討了通過戲曲傳承弘揚中華文明的問題。他認為,中國戲曲保留和傳承了中華五千年文明,能反映中國在忠孝節義、禮義廉恥上的堅持。梁寶華還借助粵劇與京劇,比較了中國戲曲和西方歌劇的異同。他認為,未來應繼續強調和保留戲曲的傳統特色,把傳統的戲曲傳承予新一代和海外觀眾,好讓中華文化和文明透過戲曲得以進一步發揚光大。台灣學者李元皓從梅派的傳播出發檢視了京劇流派藝術。他表示,時至今日,梅派風格成為最普遍的旦角風格。絕大多數旦角演員受到梅派莫大的影響,從而改變了旦角表演的風貌。比如戴綺霞94歲演出《貴妃醉酒》還能下腰,梅派戲對他有着莫名的吸引力,不為票房與營業也願意唱,這就是梅派影響的強大力量。
美國凡薩大學終身教授都文偉在發言中表示,梅蘭芳1930年訪美和1935年訪蘇,都引起轟動。在梅蘭芳演出的節目中,《打魚殺家》在西方對中國戲曲的認知中留下了永世的印象。都文偉還引用西方戲劇教科書的評價說,「梅蘭芳毫無疑問是20世紀最偉大的京劇演員,他尤其以令人驚嘆的對女性的塑造而聞名。」
《說不盡的梅蘭芳》出版
劉禎研究梅蘭芳的最新學術成果《說不盡的梅蘭芳》近日面世,並在南昌大學藝術學院舉辦了新書首發暨新時代「梅學」座談會。
《說不盡的梅蘭芳》一書對梅蘭芳的生平、藝術造詣、表演活動,及其對中國乃至世界戲曲藝術的深遠影響進行了全面、客觀、真實的記錄。書中資料翔實豐富,脈絡清晰,不僅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也為廣大讀者提供了深入了解梅蘭芳的寶貴資料。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梅學」的研究展開深入討論。他們一致認為,梅蘭芳作為戲曲藝術的傑出代表,其藝術成就和人格魅力至今仍具有深遠的影響。新時代「梅學」研究應繼續深入挖掘梅蘭芳先生的藝術精髓,推動傳統戲曲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國重於家 德先於藝」代代相傳
近日,「百年芳華 光影傳情」電影《梅蘭芳》品賞活動在南昌大學舉行。120餘名中外學子參加了此次活動,共同觀看電影《梅蘭芳》,欣賞京劇藝術,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京劇,雖然在語言上有些聽不懂,但梅蘭芳先生的精湛表演深深打動了我。他的動作和神態,哪怕在無聲中也傳達了情感。」「通過這次觀影活動,加深了我對中國的傳統京劇藝術的了解,期待今後有機會學習京劇。」前來觀影的留學生們紛紛說道。
在演藝生涯中,梅蘭芳始終積極向海外宣傳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早在1930年,梅蘭芳曾率團訪美,並進行了為期182天的訪問演出,取得巨大成功。當時,梅蘭芳在美國演出96場戲劇,累計觀眾高達10萬多人次。海外媒體也對梅蘭芳的演出給予了充分的報道,介紹這位東方藝術家的無盡魅力。
無論是積極赴歐美演出,還是拒絕為日方登台,梅蘭芳一生都秉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懷。而這一點,也成為梅蘭芳留給後人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據史料記載,梅蘭芳家有一條八字祖訓「國重於家 德先於藝」。凡拜他為師、跟他學藝的,不論子侄親友、徒子徒孫,都要先接受這「八字祖訓」的教誨。
(來源:大公報A16:文化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