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 徐小惠)時隔11年,劉德華再度於台灣地區舉辦個人演唱會。演唱會上,他高唱一曲《中國人》,引發全場大合唱,並獲得主流媒體和海峽兩岸網友點讚,央視新聞發微博稱:「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都是中國人,劉德華唱的《中國人》適合無限循環」。文化學者、著名編劇肖旭馳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亦認為,「劉德華在台灣唱《中國人》是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文化事件,他對於增進兩岸同胞的文化交流、民族情感,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都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3天4場的「今天is the day劉德華巡迴演唱會」台北站,本月1日在台北小巨蛋拉開帷幕,演唱會4場約4萬張門票早前開售不久便全部售罄,華仔唱足30首歌,絕大多數都是耳熟能詳的國語歌曲。
巨龍武術中國風舞台設計
演唱會中,華仔演繹了家喻戶曉的歌曲《中國人》,伴隨熟悉的旋律響起,巨龍、武術等中國元素一一浮現,簡體中文呈現的活字印刷術作為布景,數以萬計的現場觀眾和劉德華一起大聲合唱「手牽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行,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場面十分振奮。而後此情此景卻被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批評是「非常中國的設計」,並稱沒聽過這首歌,引起外界強烈斥責。中新網評,「《中國人》擊碎了他們的『玻璃心』」,提到:「島內有網友評論說,『不要什麼東西都扯到政治』『兩岸都是中國人!』有輿論指出,多年來民進黨當局持續推進『台灣民眾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的『雲洗腦工程』,其實已悄悄破功。《中國人》宛如一支穿雲箭,刺破了民進黨苦心經營的『文化台獨』泡沫,飄散在『未來還有夢,我們一起開拓』的歌聲裏。」
詞曲創作都是中國台灣人
肖旭馳認為,兩岸同胞都是炎黃子孫,有着共同的歷史、文化血脈。《中國人》這首歌的詞曲創作人陳耀川和李安修都是台灣人,原創表達的主旨就是對自己身份的認同。現場觀眾的熱烈響應和大合唱,充分證明了這首歌在激發民族認同感方面的強大力量,能讓全世界明確看到台灣民眾內心深處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劉德華與台灣民眾的互動,既說明了藝術的魅力不可阻擋,是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也說明了兩岸同胞在民族情感上的緊密聯繫,對於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感情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劉德華的演唱為兩岸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橋樑,讓台灣民眾通過音樂感受到了兩岸文化的一脈相承。對於部分受到『台獨』思想迷惑而對民族身份產生迷茫的台灣民眾來說,這首歌是一盞明燈,能夠幫助他們重新找回自己的民族精神支柱,激發他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的熱情。劉德華在台灣唱《中國人》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義和積極影響,值得高度讚揚!」
肖旭馳稱讚劉德華在台灣演唱《中國人》,體現了他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他不畏『台獨』勢力的壓力和輿論的干擾,堅持用自己的歌聲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為其他藝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這種敢於擔當、勇於表達的精神,值得所有藝人學習和借鑒。」
「希望《中國人》唱遍全世界」
話你知|《中國人》背後的故事
事實上,《中國人》這首歌幾乎成為劉德華演唱會必唱的名曲。
劉德華在香港回歸25周年之時在專訪中曾談到背後的故事,如果非要為自己貼上一個標籤,「我可以認認真真地和大家說,我是中國人」。
上世紀60年代,劉德華在香港大埔出生。在回歸前,他始終有一種關於身份的焦慮,「我們到國外工作或旅遊時,有時會被人問是不是英國人。」直到香港回歸祖國提上日程。劉德華記得:「那個時候大家都非常興奮,雖然還有一點點彷徨,因為沒有人經歷過。」而他屬於有信心的那一群人。
1997年4月,單曲《中國人》發行。為了拍這首歌的MV,劉德華登上了長城。中式白衫,紅旗漫舞,他站在烽火台上唱: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我嘴巴在唱,眼睛在看,真的會想到幾千年來我們中國人的苦難。」劉德華回憶當時的情景,「用盡了自己最深的那口氣」。從獅子山下到長城之上,劉德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可以用香港人的身份,跟大家說自己是中國人。一字一句都流露出劉德華的中國情。
他也在訪問中談過,為何喜歡在表演裏融入一些中國風的元素,因為他最不願意看到:「當全世界都喜歡中國風時,我們才跟進。」出於愛國之情,劉德華給人一個非常鮮明的形象,就是熱心慈善。2008年汶川地震後,劉德華在香港召集義演進行籌款,並赴救災前線慰問。台灣媒體人黃揚明11月1日在政論節目中也提到,劉德華從香港發跡,接着到台灣發展,不管電影、唱歌還是戲劇等表現都讓人印象深刻,對整個影視圈的影響力也大,劉德華也非常感念台灣,在台灣面臨「8·8風災」、「9·21」地震等天災時都出錢、出力,不僅唱歌募款,還捐睡袋,盡力去協助災民。
(來源:中通社)
(來源:大公報A20:文化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