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文森)在香港,能讓打工仔在同一平台上查閱所有強積金賬戶資訊,包括基金表現、僱主僱員供款等紀錄的積金易平台,今年6月26日投入運作,先後有5個強積金受託人加入。不過香港文匯報最近接連收到來自不同公司的僱員反映,在僱主僱員已正常供款的情況下,積金易賬戶於個別月份出現僱主僱員供款金額均歸零,或個別月份的自願性供款「被消失」的異常情況。為追查供款去向,有公司代表向積金易熱線查詢,不過一直未查明原因,要求積金易提供賬戶異常的僱員清單,以作進一步調查時,又被積金易職員以私隱為由而拒絕,導致僱主也愛莫能助。積金局昨晚回應,有關情況屬使用積金易初期出現的個別事件,積金易公司已跟進每宗個案。
積金易平台於今年6月26日正式運作,標榜為一個全新的電子平台,各個強積金受託人管理的強積金計劃按照時間表,分批有序加入積金易,截至昨日共有5個強積金受託人加入。這些強積金受託人的計劃成員,可以在同一平台查閱所有強積金賬戶的資訊,及進行各種強積金指示,賬戶管理一目了然,兼有助大幅度降低行政費。
不過,自加入平台以來,開始出現一些賬戶異常的情況。在貿易公司任職文員的歐小姐,自上星期開始連續4次收到積金易平台發出的短訊提示,她供款的電子報表已上載系統。好奇之下,她登入平台查閱,赫然發現供款紀錄出現異常,「7月份僱主及僱員的供款金額均顯示為零,即是全份供款消失了;8月份只顯示僱員有供款,僱主的供款歸零;9月僱主僱員供款顯示回復正常;但7月全份供款以及8月半份供款,至今下落未明。」
受託人覆僱員:無法追查
她隨後向公司查詢,會計部同事回覆稱:「公司一直有如期供款,從沒停止。」追查之下發現,7月份該公司的強積金受託人中國人壽正式加入積金易,她的供款賬戶亦在該月開始出現異常。她曾向中國人壽了解,但對方表示積金易已接手,他們也無法追查原因。
歐小姐的僱主擔心被誤以為拖欠供款惹官非,迅速徹查:發現不少員工積金易賬戶異常,但他們的情況各有不同。例如劉先生7月份的賬戶顯示,僱主僱員供款額均顯示為零;8月僱主僱員強制性供款正常顯示,但自願性供款歸零;9月正常顯示強制性供款及自願性供款。問題是7月及8月消失的供款不知所終。也有同事的供款連續3個月不知所終,賬戶顯示供款額為零。
該公司代表程小姐於是致電積金易熱線查詢,惟職員的回覆令人無奈。程小姐說:「個職員了解一輪後,起初話可能是顯示系統出了問題,筆供款應該仍在,只是沒有顯示出來。但隔幾小時之後,熱線職員再打電話來,話查完一輪後,發現無收到筆供款,話可能係公司拖欠供款。」
積金易阻僱主追查:聲稱事涉私隱
程小姐後來愈想愈氣憤:「筆錢明明已經過數,哪有欠供款?」於是再次聯絡積金易,建議列出賬戶異常的員工名單,但對方稱:「資料涉及(貴公司)同事私隱,你叫同事自行打來查詢。」
她表示,事件陷入膠着狀態,「我們想搞清楚件事,但根本舉步維艱,這樣不行,那樣不行。」
另一間公司的僱員陳小姐也有賬戶異常的情況,同樣在7月份出現僱主僱員供款金額為零,但翌月起僱主僱員供款顯示回復正常,其僱主同樣表示,每月有依時供款。陳小姐說:「那麼我7月份全份供款去了哪兒?」
也有公司代表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致電積金易熱線時,職員三番四次要求核實他作為公司代表的身份,「我們公司有幾個子公司,我以公司代表身份一併向熱線查詢時,問到母公司的供款情況時,職員要求核實我代表母公司的身份;當問到子公司的供款情況時,職員又再核實我子公司代表的身份。我心想,都是同一個人,為何要核實兩次呢? 」
積金易賬戶異常個案
歐小姐:7月份供款總金額顯示為零,即是僱主僱員供款消失了;8月份只顯示僱員有供款,僱主供款為零;9月份回復正常,僱主僱員供款額重新顯示,但「被消失」7月全份供款以及8月半份供款,至今未知下落。
陳小姐:7月份僱主僱員供款金額顯示為零;8月至9月僱主僱員供款顯示回復正常,但7月全份供款至今下落未明。
趙先生:已連續3個月僱主僱員供款顯示為零。
劉先生:7月份僱主僱員供款額均顯示為零;8月僱主僱員強制性供款正常顯示,但自願供款歸零;9月正常顯示強制性供款及自願性供款。
議員促積金局徹查 倡數字辦介入
積金易平台「甩轆」並非一宗半宗的孤例。有勞工界立法會議員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曾接獲一名強積金受託人中介求助指,旗下不少客戶的積金易賬戶顯示,供款金額歸零,僱主擔心被誤以為是拖欠供款,隨時被起訴,促請議員介入協助追查款項下落。另一名立法會議員、勞聯主席林振昇對事件表示驚訝,相信事件或與技術故障有關,促請積金局徹查、香港特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介入。
料與系統技術故障有關
林振昇形容,不論僱主或僱員見到積金易賬戶的供款歸零,當然大吃一驚,「就好似見到銀行戶口存款不翼而飛,當然很慌。」他相信事件可能與系統或者技術故障有關,積金易目前分階段讓強積金受託人加入,先讓規模較細的受託人將客戶的強積金賬戶資料轉移至積金易,他坦言目前仍未見真章,「日後有更多大型強積金受託人公司加入,轉移資料可能達幾十萬用戶時,到時如果繼續有問題,情況會更加混亂。」
他促請積金局檢視整個系統,盡快作出修正。同時他亦關注近期政府及公營機構的電子服務系統頻頻發生故障,而積金易涉及全港470萬名計劃成員和36萬名僱主參與,以及涉及12個受託人、共24個強積金計劃,資料庫之龐大,影響之深遠,需要密切監測。
他促請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轄下的數字政策辦公室加強對積金易平台的監督,確保面向公眾的數碼平台,能提供高質素服務。
積金局:僱主自願供款輸入資料未符要求
積金局昨晚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積金易平台自運作以來整體暢順,絕大部分僱主均能順利供款,但積金易公司亦十分關注有僱主在初期使用積金易平台處理強積金供款和其他行政工作時遇到困難,例如在僱主作出供款後,未能即時反映在僱員的賬戶資料內。積金易公司會進一步加強教育和宣傳工作,並會安排外展隊加強與受託人及僱主的溝通,確保有關僱主能成功供款。
積金局指出,積金易自今年6月逐步推出以來,已處理超過47,000宗包括供款及提取強積金等不同類型的電子交易,涵蓋不同規模和類型的企業,亦包括自僱人士。相關經驗顯示由於強積金有不同類型的供款,當中僱主自願性供款(即僱主提供法定供款以外的額外供款)屬僱主與僱員間的自願安排,不同公司提供的供款金額計算方法、供款期和領取條件等均有所不同,而將相關資料輸入積金易時亦有不同要求,因此有部分個案須由積金易公司協助個別處理,而未能即時反映在有關賬戶內。
根據積金易處理以往個案的經驗顯示,一般而言有關問題是僱主在積金易輸入僱主自願性供款資料時,未能完全符合系統的要求,亦可能提供的資料不足,導致僱員賬戶資料未能準時更新。積金易公司已跟進每宗個案,並會協助有關僱主解決問題。
(來源:香港文匯報A01:要聞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