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個人化體檢 檢查前後需專業輔導
每個人的健康狀況都不同,故要制定一款全民皆宜的體檢套餐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作為家庭醫生,在為求診者安排針對性及個人化的體檢前,必定會先了解他們的病歷、家族病史及臨床檢查結果,以及按他們的職業、生活習慣、過往驗身報告及平日服用藥物等資訊,就檢驗項目及詳細程度提供專業的建議,協助他們挑選合適的項目,並在檢查後提供跟進輔導。
如自行選購各類篩查套餐,單純比較檢查結果及一般參考數值,未必能真實反映出實際健康狀況。更甚者,不少人只將年度體檢當作例行公事,即使得知情況有異都未必會正視問題。
糖化血紅素測試比空腹血糖更全面
空腹血糖不單會受壓力及其他疾病影響,敏感度亦低,若單憑其數值來診斷糖尿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未能夠被診斷出來。
相比之下,糖化血紅素(HbA1c) 水平可反映求診者過去兩至三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更能準確地反映血糖真實情況。
如你有以下高風險因素,醫生會進一步安排檢驗糖化血紅素 (HbA1c) 以及75克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
- 東方人體重指標(BMI)≥23
- 男士腰圍≥90cm/36吋;女士腰圍≥80cm/32吋﹔
- 35歲或以上;
- 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
- 每星期少於三次運動;
- 曾患妊娠糖尿,或寶寶出生時體重超過9磅或4公斤;
- 患有多囊卵巢症或睡眠窒息症;
- 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或曾經中風;
- 種族遺傳,如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印度族裔等
不論是失眠還是缺乏睡眠,都會增加壓力荷爾蒙的分泌,繼而刺激血糖、血壓及心跳快速上升。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對2,285名30歲或以上的成年人進行訪問,結果發現他們每月都有五天以上失眠或過早睡醒,又或睡眠時間少於五小時,糖尿前期風險分別增加3.5、2.7及2.1倍。
一般化驗室的「正常參考值」通常只列出糖尿病指標,未有詳細列明糖尿前期指標,故此千萬不要以為空腹血糖低於7mmol/L、糖化血紅素低於6.5% 便沒有風險。建議謹記三項指數的正常值: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應是5.5 mmol/L或以下﹔糖化血紅素正常值為5.6%或以下﹔兩小時 75克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的正常值應為7.7 mmol/L或以下。
年紀大就一定血壓高?
除了年齡增長,患上高血壓的成因眾多,包括肥胖、攝取過多鹽分、吸煙、飲酒過量、缺乏運動、睡眠不足、壓力、家族病史等等,惟高血壓沒有明顯徵狀,患者未必能察覺到自己的狀況。根據2021年老年人血壓大型研究(STEP Trial),60至80歲長者以收縮壓達110至130 mmHg為治療目標,出現心血管病變的機會率較傳統以130至150mmHg為目標低33%,這打破了憑觀察長者比較常患高血壓,而錯誤結論為長者要有較高血壓的誤解﹗
脂肪肝的危險警號
不要以為只有肥胖的人才會患上脂肪肝,事實上,它與慢性細胞壞死發炎反應 (Chronic Necro-inflammation) 亦息息相關。一旦患上脂肪肝,出現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會增加兩至三倍,心臟衰竭風險更會上升3.5倍。
相比超聲波掃描,屬非入侵性、無輻射的肝纖維化掃描(FibroScan)能夠量化脂肪肝或肝纖維化的嚴重程度,更準確地診斷脂肪肝。
留意心血管健康
如有高膽固醇血症或高風險患上高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人士,不妨考慮接受以下三項檢查:
- 多普勒( Doppler)頸動脈超聲波檢查:能呈現頸動脈中的血塊,有否出現頸動脈狹窄的情況,對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又稱「小中風」)、糖尿病及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尤其重要。
- 高敏感度C -反應蛋白(hs-CRP)測試:能反映發炎程度,若數值高於2mg/L,代表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
- 脂蛋白(a)(Lp(a)):脂蛋白(a) 會令血管產生粥樣硬化、炎症和增加血栓機會,可用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指標,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建議成年人最少接受一次相關檢查。
以上檢查均有助醫生更準確地評估病人的心血管風險,決定需否以藥物治療,以及監察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目標水平。
價錢非唯一考慮因素
不同體檢套餐所包含的項目有多有少,價錢各異,即使是同一檢查項目,不同測試方法的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和陰性預測值也不盡相同。相關服務是否包括醫生的輔導服務及後續跟進、檢查服務及設備是否由得到品質認證及監管的機構提供等因素,都會影響價格高低。
醫生會視每一位求診者為獨立個體,先審視個人及家族病歷、服藥情況,並透過臨床觀察,了解他們的需求,繼而度身訂造體檢方案。
以乳癌為例,精準度高、但費用相對昂貴的BRCA測試適合高風險人士。然而,若得知檢驗結果呈陽性(即代表終身罹患乳癌風險高達87%) 而不作出任何跟進,不但浪費金錢及資源,更只會令自己倍感焦慮,活在陰霾之下。
又以肺癌為例,對長期吸煙、年長及高危人士而言,單憑胸部X光檢查不足以反映氣管狀況。相反,進行低能量電腦掃描檢查胸腔,獲臨床證實能減少肺癌死亡率達20%。
其他例子如鼻咽癌,部分普通化驗所一般會採用相對便宜、而且靈敏度及特異性較低的方式檢測EBV IgA,有機會導致假陽性及假陰性的結果,家庭醫生可按病人需要選擇更可靠但相對昂貴的EBV DNA 核酸測試。
再以糖尿病、高血壓及代謝綜合症為例,普通小便常規檢查的靈敏度只能檢測出小便蛋白尿超過300mg/d,但正常的小便白蛋白值應低於30mg/d,因此家庭醫生會為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進行小便微白蛋白尿化驗(Morning Spot Urine Microalbumin/Creatinine Ratio),以便及早診斷出微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即30-300mg/d),並處方有護腎作用的藥物。
簡而言之,風險愈高的人士宜進行更仔細及深入的檢查。個別驗血測試結果或未能作準,所以或需進一步接受結構性造影檢查,利用不同測試互補不足,從多角度了解整體狀況,以免瞎子摸象。
養和專欄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