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剛
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鞏固並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當前,香港航運業面臨的地緣政治及內地港口快速發展帶來的競爭壓力,已經到了必須認真面對,並通過識變、應變、求變來改革的緊迫時刻。運輸及物流局於去年年底公佈的《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以及特首剛剛公布的施政報告,都致力把香港打造成為綠色港口,以增強港口競爭力。究竟如何應變、求變,來落實行動綱領,需要業界與當局共同努力。
航運業低碳減排已經是國際趨勢,國際海事組織亦已就此制定長遠目標,將於2050年前後實現國際航運溫室氣體的淨零排放。香港作為傳統的國際航運中心之一,有責任合力實現全球減排目標。
為加強航運業競爭力,新加坡於2023年7月率先開展了全球貨櫃船甲醇加注作業。今年3月15日,新加坡表示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氨和柴油混合作為船用燃料的國家。新加坡目前還在積極籌備在東部的裕廊港(Jurong Port)發展氨發電的燃料加注解決方案,並制定支持氨氣加油的法規,由國家主導積極探索發展氫供應鏈,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制定船用氨燃料加注標準,到2050年實現零排放。新加坡這種政府主導、前瞻規劃,業界配合,積極探索發展綠色新能源的思路值得香港借鑒。
長遠而言,香港發展綠色船用燃料加注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向,也是鞏固並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議政府應當積極應對航運中心建設的挑戰,以超前思維加快研究規劃發展新能源燃料加注。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應香港中轉貿易量持續下跌的不利因素,吸引國際船舶在香港加注具競爭優勢的低成本綠色燃料,這是吸引航線持續穩定掛靠香港的重要因素。目前香港引進新燃料的成本仍然很高,需要充分利用好香港自由港低稅率的優勢,加強與中東等國家以及內地的合作,引進性價比高的綠色清潔能源,在南丫島等離島或葵青港區建設新能源燃料加注中心,對營運商給予一定期限的資助,以實現彎道超車,把香港建成亞太地區重要的綠色能源船舶加注基地。同時,積極發揮和大灣區互聯互通優勢,與內地港口合作,例如今年深圳港的液化天然氣(LNG)燃料加注量預計達50萬噸,將是新加坡的3倍以上,而且成本較低。可以利用這些優勢,實現深圳作業的綠色能源船「一船跨兩地」服務,在香港指定安全的水域向國際貨船提供新能源燃料加注,以吸引更多國際船公司掛靠香港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