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席春迎
10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香港特區立法會發布《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下文簡稱施政報告)時提到,要「推動多元經濟 支援中小企業」。
施政報告強調了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並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的措施,旨在通過金融支持、數字化轉型支持、市場拓展和品牌發展支持等多方面舉措,幫助中小企業克服經濟轉型期間的挑戰,促進其升級轉型和拓展新市場。
其一是金融支持方面。香港特區政府將允許「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借款企業申請最多12個月的「還息不還本」安排,並將八成和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的最長貸款擔保期分別延長至十年和八年。此外,金管局正考慮對銀行資本要求提供彈性,以促進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融資。
其二是中小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將擴大數碼港「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的涵蓋範圍,從零售及餐飲業延伸至旅遊及個人服務界等,以一對一形式資助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未來兩年,香港將繼續舉辦「香港好物節」,以幫助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和東盟市場的電商銷售。
其三是市場拓展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將重組香港設計中心的架構和職能,加強與初創企業和在港內地企業的合作,幫助設計業中小企業提升產品和品牌設計服務。此外,香港貿發局將制訂計劃,在內地和海外展覽會設立更多香港館,以加強推廣香港品牌。
其四是品牌發展支持。通過「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特區政府將注資10億元,幫助中小企業升級轉型和拓展新市場,特別是將「電商易」的地域資助範圍擴大到東盟十國,並針對性資助企業推行綠色轉型項目。
此外,施政報告還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包括深化「互聯互通」機制、豐富離岸人民幣業務、強化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地位等。這些措施有助於提升香港作為金融平台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從而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資源。
施政報告還強調了香港的經濟多元化發展戰略,提出了發展高增值供應鏈服務等措施,這些措施有助於降低經濟對單一行業的依賴,提升香港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業務領域和發展機會。
作為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協會主席,我高度關注施政報告相關政策措施對港股廣大中小上市公司,以及眾多待上市或擬上市中小企業的影響,對此我以協會視角分析研判和總結歸納。
首先,施政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包括優化上市審批流程、吸引更多企業上市、提升市場效率及降低交易成本、引入中東等海外資金等,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提高市場流動性,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機會和市場曝光度,從而促進其發展。
在破解中小上市公司「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方面,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協會將發起設立中小上市公司聯盟共生母基金,並設立IPO打新基金、中小上市公司股票型基金、上市公司產業併購基金等若干子基金,助力會員企業上市融資、投資併購、參與一二級市場長期投資等。
其次,施政報告提出,要繼續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進一步豐富離岸人民幣業務、強化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等,這必將有力推動香港金融服務業的持續發展和繁榮,這對於中小上市公司股份發行、股權或債權融資、投資併購、市值管理、財務顧問等都有積極的影響。
金融業的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的繁榮,又為廣大中小上市公司打開了新視界,衍生出更高階、更豐富的發展需求,如對外溝通交流與合作、對內運營支持與提升、定製化私享服務、「產業+資本」深度賦能等。以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協會精心打造的定製化私享服務為例,其中就包含有為企業創始人、大股東、高管等高凈值人士提供各類定製化的財富管理、家族傳承服務,以及公民身份、子女教育、海外置業等一系列增值服務。
其三,施政報告強調了品牌推廣和科技發展的重要性,提出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擴大電商資助範圍、支持數字轉型等方式來幫助中小企業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這些政策將有助於中小上市公司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提升企業的創新發展能力,提高其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
比如在品牌推廣方面,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協會積極助力企業宣傳推廣,組織參與各類論壇、峰會、路演等活動,協助會員企業參與各類評級評選活動,切實提升其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
其四,施政報告還提出了優化人才引進機制,這將有助於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來港,為廣大中小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促進其創新和發展。
綜合實力競爭包括企業市場競爭,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近年來,特區政府陸續推動新時代的各種人才戰略,如「專才計劃」、「優才計劃」、「新投資者入境計劃」等,就是要通過各種優待和優惠來吸引並留住人才。為此,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協會積極引領廣大企業重視人才培養,協助企業通過文化建設、制度建設、培訓體系建設等手段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為香港中小上市公司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