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達昌
行政長官李家超16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以「齊改革同發展 惠民生建未來」為主旨。逐章分析可以發現,施政報告遵循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香港做出的部署,從實際出發,致力鞏固提升香港「八大中心」的地位、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同時推出多項改革措施惠及民生,內容豐富,為社會各界共建香港美好未來增添信心。
自上任起,行政長官李家超建立「以結果為目標」、做實事、做成事的政府文化,設定績效指標,並於每年施政報告後詳細列出,督促各部門推進工作和檢視成效,全社會都能感受到各項有利於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具體措施正快馬加鞭進行。
今年的施政報告創新提出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推動高增值海運服務業發展等理念,進一步推進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協同發展。同時提出發展低空經濟等方向,探索新增長點、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香港產業轉型打下基礎。
在諸多革新和延續性措施中,筆者對特區政府繼續開足馬力「搶人才」的印象非常深刻。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出,支持港澳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在行政框架上,特首今次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 由政務司司長任主席,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
「搶人才」方面,首先,香港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是國際高端人才交流合作的匯聚地,特區政府提出建設北都大學教育城,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全力推進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第二,特區進一步提出革新各項輸入人才機制,更新「人才清單」,吸引年輕及具經驗的指定技術工種專才來港;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延長各計劃下高端人才首個簽證期限,同時主動邀請頂尖人才來港發展。
協助人才留港發展方面,施政報告亦提出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完善宿舍配套、增加居屋青年家庭及擔任名額幫助置業、在啟德設立「青年驛站」旅舍和青年文化藝術交流空間等配置,為青年在港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參考廣東省2023年提出的「五大都市圈」發展規劃,各圈內人口均超過1000萬。香港作為區內國際大都會,理應達到千萬級人口,以保持競爭優勢。早前推出的輸入人才新機制至今已引進約16萬名人才攜同家人抵港,積極的人口政策對香港應對持續老齡化趨勢大有裨益。
此外,在市民最關心的房屋問題上,特區政府繼續提速、提量、提質、提效,連同「簡約公屋」在內,未來五年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將達189000夥,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有望在2026-27年度降至四年半。
除了加速覓地建屋外,施政報告提出「簡樸房」概念,以立法方式制定住宅樓宇分間單位的出租制度,建議標準包括必須有窗、有獨立廁所、面積不少於8平方米等,在限期內不合標的「劏房」必須改建。
「簡樸房」的創新提出,以符合實際且具可行性的方式對分層單位的消防、通風、面積等配置作出具體要求,及時回應了基層市民的迫切需要,「劏房」住戶有望盡早改善居住環境,保障生命財產安全,香港在告別「劏房」的路上邁出積極一步。
回顧整份施政報告,特區政府根據當前及未來香港的發展形勢,緊跟國家政策部署,銳意改革,提出多項措施鞏固香港優勢,尋找新增長點,同時心繫基層,加速解決市民在房屋、安老等面對的困難,可謂非常全面。香港已經進入「由治及興」的關鍵階段,社會各界更加應該團結一心,支持特區政府各項措施推進,共建美好明天。
(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