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馮唐的香港緣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匯
2024年07月26日 13:58

图片

图片
本文要點
「喂,排隊先啦!」

馮唐:再沉澱三五年,寫一本給香港的書。


可以說,香港是作家馮唐福地。13年前,在港出版小說《不二》,讓他聲名鵲起。在與香港觥籌交錯25年裏,他從一名婦產科醫生,一路跨界成為知名戰略管理專家。他說,香港是個大片場,角角落落都是戲。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10年國企、10年外企,馮唐在港工作的20年,正是內地極速發展的好時代。過去幾年回到內地再看香港,此地的廣度、厚度與亮度,由他為香港寫一部跨25年的長篇小說,似乎也再合適不過。

图片馮唐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專訪。(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攝)

角角落落都有戲,香港就是一個大片場。形形色色的人,來來去去,歡笑推杯。馮唐愈發覺得,香港有一個特殊的磁場,適合見人、見面,這個地方彷彿歷來最擅製造富有戲劇性的人生時刻。  

每年七月,因為香港書展開幕,馮唐至少有一周時間會留給香港。無論是時間、空間,還是心理,馮唐有意地與香港拉開一定距離。但每來港,他寫作的慾望輕易就能被激活。

回港也有例牌要做的事:跑步、行山、逛書店、見老友、吃美食。時間充裕,事情可以一件件來;行程緊湊,拉上好友去跑步,一趟下來,想做的事情也不會落下。

街角的小酒館、氣度不凡的寫字樓,馮唐寫作意象裏的香港場景大都和大時代的熱鬧非凡緊緊相連。想寫一部從 2000年到 2025年為背景的香港長篇小說,每次到來,馮唐都腹稿不斷。「的確是親身經歷的一手經驗和資料,稍稍再沉一沉,再寫個三五年。」馮唐有心寫一個類似於《了不起的蓋茨比》裏紐約那樣的香港。

图片

馮唐新書《勝者心法》和《人間美好》(記者 胡若璋 攝) 

「我可以寫好香港故事了。」他自認,20年前,維港海風的腥味浸在他的頭髮、皮膚、襯衫裏,身在其中,無法抽離;如今,恰當的距離,作家馮唐坐在會展中心和上千名讀者見面,共享一個文學的交流空間。

图片

作家馮唐與讀者分享創作故事(天地圖書供圖)

 不為要分清

蘇童「文學的交叉小徑

第34屆香港書展以「影視文學」為主題,漫遊光影文字間,從文字及影像去細味不同的影視文學作品。馮唐認為這再好不過。

《萬物生長》變成電影,《北京北京》變成電視劇《春風十里不如你》,相關的報道和點擊,馮唐坦言「比出書的時候大百倍千倍。」

談及改編的劣勢,很多作者最大反感是「變味了」,和自己的表達不同。馮唐認為這是心態問題,不為要分清

馮唐說,《萬物生長》電影是李玉導演的作品,不可能說它是馮唐的作品,好和壞都是主創團隊,放手去做,「我只喊好,不喊壞。」

 用寫作緩解和離世父母關係

蘇童「文學的交叉小徑用寫作緩解和離世父母的關係
图片

馮唐在講座後與讀者合影(天地圖書供圖

馮唐同時在寫兩部小說,還不包括腦子裏轉了十年以上的香港構思。

三四個月以前,馮唐的媽媽走了。熟悉馮唐的讀者,都知道他家的這個老太太,喝酒、罵街、活力四射,馮唐也曾稱她為「大颯蜜」。

其實,馮唐早有寫媽媽的計劃,同期構思動筆的還有一個劉邦和張良的故事,書名都想好了叫做《天上大風》。結果,老太太贏了,用走的方式搶先一步。

《我媽罵過所有的街》,馮唐也想用這個寫作的過程緩解一下他和媽媽的關係。2016年,馮唐的父親去世。不過,他也已經寫出了一本叫做《我爸認識所有的魚》。

父母的離開,知天命的年紀,馮唐發現自己寫爸爸和媽媽,完全是兩種狀態,他說,老太太到老都愛罵街、喝酒、吹牛,下筆的時候,老媽會躍然紙上,所有的情緒就慢慢湧出來;但對於老爸,他需要主動去找一些感覺。

把父母寫下來,為的就是一種記得。但怎麼寫父母,馮唐也在找尋不同的敘述方式。

 個人原創力正在被AI檢驗

蘇童「文學的交叉小徑用寫作緩解和離世父母的關係個人原創力正在被AI檢驗

图片

書展期間,馮唐造訪其在天地圖書展覽廳舉辦的《不二》書道展,並為讀者簽書(天地圖書供圖

「成事不是成功。」過去的三四年,馮唐經常受到周邊親友的委託:請孩子吃個飯,順便勸說一下孩子。

和大學畢業不找工作的年輕人聊過天後,他們使不出力氣的感覺,令馮唐自覺:25年可持續使出力氣,能拚命幹活原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老想去探索宇宙真理,但早上總是起不來;知道有什麼好吃的,但去哪裏吃就搞不定,要得你安排好了帶他去……」馮唐唯一的外甥便是如此。

家姐也發來求助信息,馮唐拍着大腿推薦了自己的「成事三部曲」。

「可我中文不好,聽不懂。」自小在美國長大的外甥,向舅舅馮唐發來中英文夾雜的短信,在他的落款署名處,這個唯一的外甥把自己寫成了唯一的處甥。馮唐一時之間,不知道合不合適「笑一個」。

恰好,AI大肆來突圍。舅舅馮唐決定借助AI來翻譯自己的「成事三部曲」,送給外甥一套英文版的「成事」閱讀。外界對於AI應用有着各式各樣的警句和危言。馮唐也意識到,形式上的障礙被科技在加速破除,個人的原創力正在被檢驗。這番轉譯實踐,馮唐對自己的原創實力還抱有信心。乘勝追擊中,他好奇自己的詩,AI能唱出什麼效果來。

「86分,可以直接拿去做電視劇的ost(影視原聲帶)。」 經過多位專業音樂製作人的試聽,外界眼裏的「斜槓」猛人馮唐又有新創舉:據不完全統計,我將會成為地球上首個出詩人AI歌曲集的人。

图片

馮唐不二書道展。(微博圖片)

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人與人維繫溝通的重要橋樑,但馮唐卻仍堅持舉辦線下講座與大家見面,「見面三分情」。見面、吃飯、聊天,能吸收到的信息,不只是文字和說話本身。還有天氣、周圍環境,眼睛所見,信息要豐富很多。

馮唐說,每年都會來參加香港書展,與廣大書迷見面。

作家簡介:

馮唐,出生於北京市,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埃默里大學,詩人、作家、醫生、商人。曾擔任過麥肯錫合夥人、華潤醫療集團CEO、中信資本高級董事總經理等職務。代表作有《萬物生長》、《不二》、《成事》、《活着活着就老了》、《春風十里不如你》等,其充滿張力、直白、有趣、精妙的文風,為中國白話文體系作出獨到貢獻。

最喜歡馮唐哪部作品?

評論區見



來源:大公文匯網

編輯:舒城、海鷗

審校:京辰

图片

往期推薦


這個蘇童不太「冷」


去年錯過了余華,今年別再錯過他們


香港校服不能隨便穿!

图片

图片图片

夜讀 · 目录
上一篇這個蘇童不太「冷」下一篇​內地人為何偏愛香港品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公文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