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香港回歸27周年_頂部banner S_香港回歸27周年_頂部banner S_香港回歸27周年_頂部banner 關閉

演藝團體資料整存困境調查 如何讓瞬間的藝術化為永恒?

文化博覽 2024.06.22 11:47:08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表演藝術轉瞬即逝,而將劇本手稿、綵排日誌、劇照場刊、服飾道具,乃至影像資料整存保留,方能將瞬間的藝術化為永恒。然而,在空間緊張、氣候潮濕的香港,資料整存對於本地劇團來講並非易事。

空間不足 劇團定期「斷捨離」

坐落於半山波老道、有着45年歷史的中英劇團,直至2018年獲政府「為主要演藝團體而設的具競逐元素的資助試驗計劃」資助,才有餘力建設屬於自己的文獻庫。

由於劇團所在地原為舊英軍醫院,建築物本身已有過百年歷史,亦屬一級歷史建築。劇團不能對建築物本身的結構進行改動,加之受到空間條件的限制,文獻庫只能設在劇團樓下不足200呎的地牢。中英劇團節目及傳訊主管李淑君表示,一方面,由於空間的限制,劇團必須嚴格挑選入庫的物品,「像是服裝、道具這些,我們暫時還沒有空間和成本可以應付得到。」

另一方面,地牢所在位置地勢低窪、環境潮濕,地磚、墻面滲水的情況時有發生,每逢香港雨季,地牢便會面臨水浸的風險。李淑君指,文獻保存對濕度、溫度和光線的要求極高,為此,文獻庫需24小時開空調,保持空氣流通,文件櫃高度也設置為離地20厘米。儘管如此,「之前香港遭遇500年一遇的水災時,文獻庫仍然遭遇水浸,部分劇照受損,造成了不小損失。」李淑君說。

事實上,空間的問題幾乎困擾着每一間本地劇團。位於上環市政大廈的香港話劇團設有專門的道具部和服裝部,不同年代的服裝、道具可謂琳瑯滿目。整存空間看起來未像中英劇團那般捉襟見肘。但據香港話劇團行政總監梁子麒說,目前劇團能夠保存的只有部分重要的、難以重新製作的道具,在有限的空間內,同事必須定期盤點道具和服裝倉的庫存,清理掉長期不用的物品,以騰挪空間給新的服裝和道具。

資料整存意義何在?

談及資料整存的價值,第一層其實是為成本計。香港話劇團節目主管黎栩昕告訴記者,因為劇團每年都會推出超過10個新製作劇目,不可能做到每一個劇目中的每一個角色都重新訂做服裝,「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倉庫裏找到一些合適的服裝,通過搭配一些不同的東西,來進行重複利用。」

據了解,2019年版本《如夢之夢》中部分角色的服裝,就是來自於2004年版本《家庭作孽》、2005年版本《鐵娘子》劇組。

而更深一層,完整保留演出相關的資料,有助於經典作品重現及二次傳播。李淑君表示,中英劇團將在今年10月推出、由百老匯音樂劇改編的《花樣獠牙》。由於最初負責該劇翻譯和改編的陳鈞潤先生已經過世,劇團只有通過查閱文獻庫資料,摸索當年的改編脈絡和藝術取向,最終完成對作品的增潤。

黎栩昕則以《原則》舉例,這部由香港話劇團製作推出的原創話劇,於今年5月由內地話劇團體話劇九人製作普通話版,目前正在內地多城市巡演。黎栩昕說,這次授權包含整個舞台設計,港話向話劇九人提供了包括劇目的劇本、服裝、舞台設計、錄像等全套資料。而《原則》普通話版在內地演出時,原版的導演、編劇都對呈現的還原度感到驚訝。

「現在內地觀眾對這個戲有很多討論,無論好與不好,對於一個戲的討論可以延續到其他地區,它的理念、想法可以通過其他語言表達、散播出去,而這是一個代表香港的製作。」黎栩昕認為,《原則》的成功正是建基於劇團將戲劇製作每一個環節的資料,都保存得足夠完好。

時不我待 冀參考電影資料館模式

儘管面臨空間同成本方面的種種限制,本地劇團的資料整存工作卻並未停步。他們通過將資料數碼化的方式,盡可能多地打破空間限制,整存歷史資料。

中英劇團至今已數碼化808盒錄影帶、1.3萬張相片、214張海報。其網上製作資料庫(archive.chungying.com)將在本月下旬開放,公眾可免費搜尋中英劇團昔日作品。另外,劇團亦正製作藏品目錄,供公眾搜尋可借閱館藏。香港話劇團至今也已數碼化逾200本演出場刊、超過18000張珍貴照片,以及簡報、聲音和影像文檔等。

但中英劇團同香港話劇團工作人員都坦言,時至今日已有一些歷史資料因各種原因遺失,成為無法彌補的遺憾。而每一日時間的流逝,都可能讓這種遺憾增加。

為探討表演文化保育議題,亦向西方國家借鑒學習,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主辦的第34屆「國際表演藝術圖書館、博物館與資料館協會」(SIBMAS) 國際研討會,將在周日(23日)至下周四(27日)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舉行。IATC總經理陳國慧表示,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會,喚起社會對表演藝術保育的關注,從而為表演藝術保育、資料整存工作爭取更多資源。她強調,IATC也會在未來一段時間,更廣泛地調研本地演藝團體,包括舞蹈、音樂等領域團體的資料整存、保育情況,了解他們的需求,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爭取資源。

長遠來看,陳國慧希望參考香港電影資料館的模式,打造表演藝術的資料館,但「要耗費十年時間,可能又有更多東西消失。」因而從可行性角度,陳國慧希望藝術發展局從製作資源分配的角度作出調整,比如要求撥備給演出的資金,要有一定比例用於資料保育和紀錄,「通過這樣的方式,起碼令到團體能夠建立這樣一種整存和紀錄的意識。」陳國慧說。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沐晚報道 視頻攝製:Sunny、鄔茜/旁白:Viki)

編輯:Fay
關鍵詞:演藝團體中英劇團資料整存
評論
字號:
發表
查看更多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