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 記者 唐文)香港特區政府致力將香港打造為國際創科樞紐,吸引不同行業科技先驅企業來港落戶。在建築科技領域,投資推廣署在過去一年招商引資,協助引入25間來自內地、澳洲、英國等共8個國家及地區的建築科技公司來港,總投資額逾2.7億元,已創造221個就業職位。有關企業專注建築業不同領域的科技前沿,包括3D視覺化工程管理、AI室內裝潢、視頻影像分析、微型住宅、製冷塗料等(見表),部分已在港設立辦公室,有助提升香港建築行業的技術水平,以及降低工業意外率。
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昨日舉行記者會,介紹部分在港落戶建築公司的最新建築科技。投資推廣署商務及專業服務總裁謝宇文表示,過去一年該署協助引進25間建築科技公司來港,包括12間內地企業、4間澳洲企業、3間英國企業和兩間新加坡企業,德國、土耳其、澳門和巴基斯坦亦各佔一間,這些企業在港總投資額高達約2.74億元,創造至少221個就業崗位,主要是科技技術人員和建築師。
冀更多不同國家及地區企業來港
「我們希望(建築科技公司)愈多愈好,未來一年,至少引入同一個數字或更多。希望有多些不同的國家及地區的企業來香港,可以是歐洲、中東和東南亞。」謝宇文表示,香港具有蓬勃、成熟基建市場,政府規劃亦有持續的基建需求 ,有助吸引建築公司來港發展,外地建築科技公司不僅可在香港應用有關科技,也可透過香港將這些應用推廣至海外其他項目。
為逾300建築公司辦介紹會
該署近期又安排了土木工程署和發展局,為300多間外國和內地建築公司舉辦介紹會,有關部門工程師在會上詳細講解政府未來計劃發展的項目,方便與會企業調整計劃,參與有關建築項目。
其中一間被引進的建築科企是來自內地的以見科技,是內地首家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供應商,提供3D視覺化工程資料管理,並在AppleVisionPro空間運算平台上運行。該企業的產品「一見®AR·施工助手Pro」可讓使用者實現沉浸式現場實景模型疊加,將BIM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ling,建築信息模擬)進行厘米級定位,1:1疊加在施工現場,直觀掌握項目建成的效果。
同樣來自內地的建裝科技集團,是AI+大數據技術的供應商,提供AI設計SaaS系統,同時配備裸眼VR面板和DfMA(DesignforManufactureandAssembly,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裝飾施工服務。透過該系統,用戶可直觀看到不同設計方案、不同裝修材料的呈現效果,系統亦提供初步報價,為有需要者進行建築、裝潢專案管理。該公司目前已在港設立辦公室,開始運營。
來自新加坡的Ailytics,為亞洲領先視頻分析解決方案提供商,可用於工業營運安全和生產力監控。不同品牌攝像頭攝錄的影片,都可透過Ailytics的AI系統進行分析,工作人員無須時刻在屏幕前觀看CCTV,系統可自動分析高危情況,並發出警報,Ailytics的解決方案應用適用於大多數重工業,如建築、軍事、倉庫、工廠、生產線、石油天然氣和海事。
專家之言|大型基建陸續上馬 創科推動產能潛力大
(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建造業引入科技,以達至提速、提效、提量目標。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建造業人力資源老化兼不足,基建項目卻愈來愈多的情況下,有必要引入機器、機械人等科技協助。
伍新華表示,無論發展局、房屋局或投資推廣署都一直引入科技,但仍未大量應用,因此香港業界要努力與投資者、開發商和設計商磋商,爭取從內地和海外引入新技術,惟香港的環境和建築方式與內地和海外均存在差異,一些技術未必完全適合香港,「例如香港樓宇單位面積較細,尺寸、高度要求和使用配備均要作出調整。」
他認為,若有更多境外科技建築公司願意來港投資,並引入更多高新技術,對香港建造業發展必然有莫大幫助,「例如泥水、油漆,甚至驗收都可由機械人代勞,令進度加快。高處工作亦可通過機械人進行,以減少建築工人勞損和降低高處工作的安全風險。」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表示,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將之應用在建造業上是全球大勢所趨,「既省卻人手和體力,效率亦提高不少,是業界的一個提升。」
他說,過去建造業界引入了不少新材料和建造方法,未來更強調的是綠色能源和智能管理,「透過科技帶來的質效更高、更快。」不過,由於樓宇單位面積細小,香港在引入科技時往往面對一些掣肘,因此過去被忽視,但未來有不少大型基建規劃項目上馬,有極大潛力利用創新科技推動產能,及發展新質生產力,從業員亦可從而提升個人價值,「如果墨守成規,只會停滯不前。」
(來源:香港文匯報A07:要聞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