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五周年,大灣區在創科領域成就顯著,「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已連續四年居全球創新指數第二,大灣區科研平台數量亦在逐年增長。今年全國兩會前夕,科技部稱將推動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為大灣區科技合作注入新動力。不少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認為,共享與合作是粵港澳創新科技界合作新趨勢,大家正由「單打獨鬥」轉為「聯合作戰」,合作領域亦從單一的實驗室科研延伸至「產學研」結合的完整產業鏈合作,這將有力推動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
在廣州南沙,一根百兆網絡專線,將「天河二號」國家超算中心廣州南沙分中心,緊緊連接到香港的高校。「港科大任何一位老師使用廣州超算,就像使用局域網一樣方便。」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院長高民笑着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像港科大一樣受益的港澳科研團隊已將超過500家。
31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超千人
不僅如此,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五年來,廣東已經成立了31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目前,匯聚科研人員總數超1000人,並已吸引港澳地區專家學者逾200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協會會長林至穎表示,粵港實驗室等科研機構,為大灣區科研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促進了三地的科研交流和合作。林至穎留意到,不僅粵港兩地的科研團隊互動頻繁,由於香港的科研成果在專利申請方面表現突出,近年來大灣區的不少內地科技企業都積極與香港研究機構合作。「香港的前期科研成果可以與大灣區的高端製造業相結合,推動科研成果的商品化。這種跨界合作不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也進一步提升了大灣區在全球科技創新格局中的地位。」
「以新提質」 釋放港科創實力
香港今年在基礎科研領域上還有不少新動向。香港創科署將於2024年內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研發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技術,而位於元朗創新園的「微電子中心」亦計劃在本年內落成啟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認為,香港應該鼓勵本地市場、企業、機構、高校開展深度合作,推動香港科技成果落地和商業化,展現香港在教育科創、國際化、金融科創行業發展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充分釋放本土科創實力和潛力,與廣東科創產業共同實現「以新提質」。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資訊科技、數碼數據等領域未來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過去由於跨境數據安全等問題,這些領域的合作面臨一些挑戰。」他指出,隨着國安法的實施和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完善,香港和內地將共同建立起一套安全標準,為數據的跨境流動提供堅實保障。「對數據管理等有了更安全規範的標準,這將為大灣區在科技領域的深度合作提供廣闊空間。」黃錦輝說,無論是跨境經費過河、跨境科研物資的流動還是跨境數據的流動,都將更加安全便捷。
灣區築巢引鳳 匯聚科技人才
近段時期,香港乃至整個大灣區,除了積極面向全球「搶人才」外,亦已開始攜手培育人才,為灣區建設「造血」。粵港高校合作是大灣區規劃綱要實施五年來的一個突出趨勢,不少香港高校陸續到珠三角城市辦學或合作辦學。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協會會長林至穎表示,大灣區特色的人才需求集中在科技主導的高端製造業。為了滿足這一需求,粵港兩地高校可聯手培養更多科技領域專才。同時,他還提醒,人才培訓層次要多樣化,既包括科研型的高端人才,也包括有實操性的職業人才。「現代化的、高端化的職業教育可以滿足不同階層的人才需求。大灣區不僅需要科學家,確保技術落實的專業技術人才亦必不可少。」
共同制定灣區標準 助企業發展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認為,香港面向國際「搶人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可與灣區內地九市融會貫通,共同制定大灣區的人才標準。他說,大灣區「9+2」城市未來可共同制定一套灣區標準體制來培育人才、企業。「這個標準和體制不僅僅是法治,還包括工程標準、金融標準、人才標準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認為,香港優秀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以及高質量應用型職業人才,要積極參與廣東省以及香港政府、教育機構、企業等開展的各類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計劃中,享受大灣區科創資源、實踐科研成果落地、合作內地人才創新創業,在更大、更廣闊的科創舞台上發揮能量。
(來源:大公報A11:要聞 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