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山海專列」的深圳地鐵8號線二期工程,將於12月28日開通。今後港人由蓮塘口岸直達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深圳大、小梅沙,車資是區區6元人民幣;由羅湖口岸乘搭深圳地鐵1號線到小梅沙站,也不過7元人民幣。深圳公共交通發展速度驚人,正是大灣區內地城市基建一日千里的縮影。香港在加快與深圳市的基建對接的同時,亦要具備更廣闊的視野,港深聯手發展沙頭角、印洲塘、大小梅沙等海上綠色資源,將形成規模宏大、世界級的海上樂園,為本港旅遊業及共建大灣區提供新動能。
大、小梅沙是深圳大鵬灣的兩顆明珠。大鵬灣在陸地上鄰近香港蓮塘口岸,在海上則與香港的印洲塘融為一體,而地理上更靠近深圳、位於大鵬灣的東平洲,早被評為香港十大美景之一。一言以蔽之,沙頭角、蓮麻坑、印洲塘、大小梅沙加上一些自然村落和外島,山海相連,風光旖旎,若能跨境發展,可以發揮「1+1大於2」的效果,成為大灣區建設的一塊重要拼圖。
2021年特區政府首次提出「北部都會區」藍圖時,就有了「兩城三圈」的構想,其中一圈就是與深圳合作,聯手將印洲塘和大鵬灣發展成為海上旅遊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發表第二份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計劃有了更具體的行動綱領,北都將分為四大區域,其中紅花嶺、沙頭角、印洲塘等地人文和自然資源豐富,將打造為「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帶動康樂及旅遊發展。
隨着蓮塘口岸年前投入營運,沙頭角口岸也在加快建設之中,香港這邊的跨境基建不斷完善,為跨境合作創造了條件。深圳方面在推動跨境基建方面更加積極,而且效率驚人。下月開通的深圳地鐵8號線二期工程,由鹽田站末端接出,東延至小梅沙站,全長約8公里,均在鹽田區內,共設4座車站,分別是鴻安圍站、鹽田墟站、大梅沙站、小梅沙站。對港人來說,這條新線路為北上旅遊消費提供了便利,由蓮塘關口出發到大、小梅沙最快;若由羅湖、深圳機場、沙頭角、深圳北站等地前往大、小梅沙,一樣便捷。
香港與深圳在跨境交通基建方面的發展,體現大灣區建設正在不斷加速,向縱深發展,這為兩地聯手發展綠色旅遊區創造了條件,這裏將為未來大量增加的北都居民提供理想的休閒之所,也有助提升香港旅遊業的競爭力。
需要指出的是,深圳地鐵8號線只是其交通藍圖的一個節點。正在建設中的其他地鐵線,包括連接坪地至福田的地鐵3號線第四期,預計2025年通車;將於2028年啟用的地鐵11號線北延,將連接深圳與東莞的地鐵;由機場北站至福田會展站的20號線二期工程,已進入勘察設計階段;由深圳機場直達前海的穗莞深城際鐵路延線,正在建設之中;深圳直達江門鐵路於2028年通車後,由廣州南沙至深圳機場,只需要12分鐘。更不用說即將啟用的深中通道,將大大縮短深圳與粵西的距離。
以基建帶動發展,這是內地城市的成功經驗,香港可從中得到啟發。「北部都會區」計劃是一個重要契機,圍繞北都的交通基建是跨境基建的重要內容。特區政府與廣東及深圳市都成立了不少專班,專責各個領域的協調發展,深圳等地發展速度飛快,香港的步伐也應該邁得更大一些。
(來源:大公報A2:要聞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