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 實習記者 趙雨竹 綜合新華社報道)肯尼亞是非洲東部的一個國家,馬賽馬拉草原上的動物大遷徙吸引着成千上萬的世界遊客。今年夏天,中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也來到了這裏。非洲之行,讓他感受到中國和非洲大陸雖遠隔萬里,但卻因合作開展的基礎設施建設而彼此連接,互聯互通更體現在包括文學在內的民心相通上。

蒙內鐵路見證中國建造
莫言於7月下旬與北京舒同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王振到達肯尼亞,後於當地時間8月13日下午結束在港口城市蒙巴薩的旅行,並乘列車通過了按照國鐵(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Ⅰ級標準建設的現代化鐵路——蒙內鐵路,並抵達肯尼亞首都內羅比。抵達火車站時,莫言受到肯尼亞旅遊局首席執行官John Chirchir和中國駐肯尼亞大使館工作人員的歡迎,當地也在車站舉行了傳統舞蹈表演歡迎莫言。

莫言表示:「我們這一次跨出國門,來到肯尼亞看東非大裂谷,看遼闊的大草原,同時也看到了我們中國建築隊伍在非洲大地上留下的成績。」
蒙內鐵路是肯尼亞獨立以來建設的首條鐵路,是一條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現代化鐵路。蒙內鐵路上運行的所有機車車輛全部來自中國中車。蒙內鐵路運營方預計,到今年年底,預計累計完成貨運量2,300萬噸、客運量1,300萬人次。
與肯尼亞旅遊部長交流

莫言分享道,在過去半個月,他參觀了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東非大裂谷等著名景點,感受到了肯尼亞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民的熱情友好,也改變了自己對非洲的印象。回國後,他在與王振創辦的「兩塊磚墨訊」微信公眾平台分享在非洲的見聞和感受。文章中,莫言嵌入了自己的書法與攝影作品。第一篇文章主要記錄草原金錢豹。莫言提名「斑斕豹影,美麗草原」。他還手書五言詩,用「獵豹逐羊鹿,閃電破長空」形容獵豹追逐獵物的迅速。他亦用「纖腰如偃月,長尾若健翎。斑斕皮毛麗,冷眼如寒星」形容豹子斑斕的皮毛與機敏的眼神。

第二篇文章的主題則是長頸鹿,因明朝永樂年間有人將外國進獻的長頸鹿認為傳說中的神獸「麒麟」,莫言故引用這個典故並提名「長頸美鹿,瑞獸麒麟」。他亦提到與肯尼亞文化旅遊部長的談話及「熊貓外交」。他說部長說當年送給中國一頭長頸鹿,現在能否給他們一隻熊貓。他回覆可以詢問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胡部長。他亦在文章中發出手書疑問:「如何將長頸鹿裝到船上?」他還為肯尼亞旅遊部長簽名了一本自己的新書《鱷魚》。

此外,因莫言此次嘗試尋訪鄭和下西洋遺址,他為旅遊部題寫了「鄭和船來」四字,並於文章中加入「求仙問道赴靈山,舉國籌資建寶船。破浪乘風三萬里,歸來方悟地球圓」來感嘆先輩的偉大與自己的「渺小」。

(來源:香港文匯報A17:文化視野 2023/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