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
絲路聚焦
12345
通向繁榮之路
絲路里程
絲路里程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大文報道
    關閉
    2013
    2013年9月7日,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9月7日,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

    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倡議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圖為2013年9月6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阿斯塔納,開始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時任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前往機場迎接。(新華社圖片)
    2013年10月3日,首次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3年10月3日,首次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習近平主席於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演講,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東盟國家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華社圖片)
    關閉
    2014
    2014年9月11日,提出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

    2014年9月11日,提出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

    2014年9月11日,習近平主席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的首次中蒙俄三國元首會晤期間,提出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倡議,獲得普京總統和額勒貝格道爾吉總統積極響應。(新華社圖片)
    2014年11月8日,宣布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

    2014年11月8日,宣布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

    2014年12月29日,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註冊成立。圖為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成立以來,絲路基金累計簽約項目達75個,承諾投資金額超220億美元,投資覆蓋了亞洲、非洲、拉美及歐洲近70個重點國家和地區,其中有18個項目納入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
    關閉
    2015
    2015年3月28日,三部委聯合發布首份關於「一帶一路」政府白皮書

    2015年3月28日,三部委聯合發布首份關於「一帶一路」政府白皮書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從時代背景、共建原則、框架思路、合作重點、合作機制等方面對「一帶一路」倡議進行闡釋,這是中國發布的首份關於「一帶一路」的政府白皮書。圖為2015年4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研討會。(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2015年4月20日,中巴經濟走廊正式啟動

    2015年4月20日,中巴經濟走廊正式啟動

    2015年4月20日至21日,習近平主席對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圖為習近平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出席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和總理謝里夫共同舉行的歡迎儀式(新華社圖片)。訪問期間,中巴確立以走廊為中心,瓜達爾港、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產業合作為重點的「1+4」合作布局,這標誌着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正式啟動。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重要抓手。
    2015年12月25日,亞投行成立

    2015年12月25日,亞投行成立

    2015年12月25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這是全球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亞洲區域的建設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目前,亞投行擁有100個成員。圖為位於北京金融街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辦公場所。(新華社圖片)
    關閉
    2016
    2016年6月20日,中歐班列首抵歐洲

    2016年6月20日,中歐班列首抵歐洲

    2016年6月8日,中國鐵路正式啟用中歐班列統一品牌。圖為重慶團結村中心站,中歐班列重慶首發列車準備發車(新華社圖片)。6月20日,習近平主席同波蘭總統杜達在華沙共同出席統一品牌的中歐班列首達歐洲(波蘭)儀式,這是中歐班列使用統一品牌和標識首次抵達歐洲。
    2016年6月23日,中蒙俄三國正式簽署《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

    2016年6月23日,中蒙俄三國正式簽署《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

    這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第一個多邊合作規劃綱要。圖為2023年5月4日,一列中歐班列從中蒙俄經濟走廊和中歐班列中線通道上的關鍵節點二連浩特鐵路口岸駛出,車頭上標示着2023年以來,二連浩特鐵路口岸累計接運出入境中歐班列已超過1000列(新華社圖片)。
    關閉
    2017
    2017年1月18日,提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年1月18日,提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年1月18日,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邀請,習近平主席訪問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旨演講,系統闡發了全球發展的「中國方案」,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

    本屆論壇主題為「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來自29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與會,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1500多名代表參會,形成了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並在2019年4月全部落實。圖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中新社圖片)
    2017年5月31日,海外首條採用「中國標準」的幹線鐵路——蒙內鐵路正式通車

    2017年5月31日,海外首條採用「中國標準」的幹線鐵路——蒙內鐵路正式通車

    鐵路全長480公里,連接肯尼亞東部港口城市蒙巴薩和首都內羅畢。這是肯尼亞獨立後首條新建鐵路,由中國公司承建,全線採用中國標準。同時,蒙內鐵路也是海外首條採用「中國標準」全方位運營維護的國際幹線鐵路。
    關閉
    2018
    2018年4月8日,奧地利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歐盟發達成員國

    2018年4月8日,奧地利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歐盟發達成員國

    2018年4月8日,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訪華期間,中國與奧地利正式簽署《關於未來就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開展合作的聯合聲明》,奧地利成為第一個與中國簽訂「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盟發達成員國。圖為2018年4月27日,首列直達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中歐班列抵達目的地。(新華社圖片)
    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

    2018年9月3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

    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達成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共識,中非一致同意將「一帶一路」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盟《2063年議程》和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緊密對接,並同意將論壇作為中非共建「一帶一路」的主要平台。峰會期間,28個非洲國家和非盟均與中國簽訂了「一帶一路」政府間諒解備忘錄。圖為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同各國領導人及夫人在巨幅壁畫《長城》前合影留念。(中新社圖片)
    2018年11月5日—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

    2018年11月5日—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這是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吸引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圖為航拍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場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新華社圖片)
    關閉
    2019
    2019年3月23日,意大利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G7成員國

    2019年3月23日,意大利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G7成員國

    2019年3月21日至24日,習近平主席對意大利進行國事訪問。23日,中意雙方簽署政府間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意大利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七國集團(G7)成員國。圖為習近平主席同意大利總理孔特會談後,共同見證簽署和交換中意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關於中國流失文物返還等雙邊合作文件。(中新社圖片)
    2019年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

    2019年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以「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37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等領導人出席圓桌峰會,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位外賓確認出席論壇。會議形成了共6大類283項成果,通過了《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聯合公報》。圖為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地方合作分論壇上發言。(中新社圖片)
    關閉
    2020
    2020年,我國向外輸出防疫物資和醫療專家,很大一部分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2020年,我國向外輸出防疫物資和醫療專家,很大一部分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2020年,我國向150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防護服、口罩、呼吸機等大批防疫物資,向34個國家派遣37個醫療專家組。截至2021年末,我國已累計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0億劑新冠疫苗,其中很大一部分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圖為2020年8月12日,75061次中歐班列(西安—米蘭)滿載口罩和熔噴布,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新築車站出發,駛向意大利米蘭。
    2020年,中歐班列逆勢發展

    2020年,中歐班列逆勢發展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中歐班列共開行12400列,同比增長50%;發送集裝箱113.5萬標箱,同比增長56%;通達歐洲城市90多個,涉及20餘個國家。圖為2020年4月26日在山東濟南拍攝的將發往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載有防疫物資的中歐班列。(新華社圖片)
    關閉
    2021
    2021年,申請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2021年,申請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參與制定高標準數字經貿規則,援非「萬村通」烏干達項目實現了900個村落衛星數字電視信號接入,截至2021年底已與22個國家建立「絲路電商」合作機制,「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快速發展。圖為2021年9月10日,技術人員在烏干達中部瓦基索區的布韋倫加村安裝調試數字電視設備。(新華社圖片)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順利開通運營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順利開通運營

    圖為當日的老撾中老鐵路萬象站,老撾乘務員迎接中老鐵路第一批乘客(新華社圖片)。截至2023年8月16日,中老鐵路全線累計發送旅客超2000萬人次,運輸貨物2300多萬噸。
    關閉
    2022
    2022年3月19日,匈塞鐵路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諾維薩德段開通運營

    2022年3月19日,匈塞鐵路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諾維薩德段開通運營

    匈塞鐵路改造項目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也是中國鐵路技術和裝備與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範的對接。匈塞鐵路全長約350公里,連接貝爾格萊德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其中塞爾維亞境內長183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圖為當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中右)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中左)乘坐列車抵達諾維薩德火車站。(新華社圖片)
    2022年6月25日,中巴經濟走廊首個電網項目——巴基斯坦默蒂亞里-拉合爾(默拉)正負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啟動送電

    2022年6月25日,中巴經濟走廊首個電網項目——巴基斯坦默蒂亞里-拉合爾(默拉)正負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啟動送電

    這是巴基斯坦南電北送的首條直流輸電通道,能滿足拉合爾及巴基斯坦北部約1000萬戶家庭用電需求。默拉直流工程是中巴經濟走廊促進巴基斯坦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的又一例證,這一工程將幫助更多巴基斯坦民眾用上穩定、優質的電力,對巴基斯坦破解南電北輸瓶頸,優化電力布局意義重大。圖為2022年5月25日,巴基斯坦運維人員在默蒂亞里-拉合爾(默拉)直流輸電項目的拉合爾換流站工作。(新華社圖片)
    關閉
    2023
    2023年10月2日,雅萬高鐵正式啟用

    2023年10月2日,雅萬高鐵正式啟用

    2023年10月2日,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哈利姆高鐵站宣布,雅萬高鐵正式啟用。雅萬高鐵是印尼和東南亞第一條高速鐵路,時速可達每小時350公里,是印尼運輸業進一步現代化的標誌。圖為2023年9月8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雅萬高鐵建設單位的中國和印尼籍員工在一列停靠在雅萬高鐵德卡魯爾車站的高速動車組車廂內合影。(新華社圖片)
    2023年10月10日,孟加拉國最大鐵路項目首通段開通運行

    2023年10月10日,孟加拉國最大鐵路項目首通段開通運行

    中國企業承建的孟加拉國最大鐵路項目帕德瑪大橋鐵路連接線達卡至潘加段10月10日正式開通運行。這條被當地人稱為「夢想之路」的鐵路全線長約170公里,本次開通的首通段全長約80公里。(新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