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綜合路透社、法新社及《華盛頓郵報》報道:巴以新一輪衝突7日爆發後,社交媒體再次充斥着大量未經核實、虛假或誤導性的信息,淪為大型造謠機器。外界擔憂,社交平台對這些假消息監管不力,放任虛假的內容傳播,恐進一步煽動暴力和雙方對立,西方社交媒體成為各方角力的信息戰、輿論戰的戰場。
10月7日,巴以戰火突然再次點燃,在短短幾個小時內,X(前稱Twitter)、Facebook、Instagram和TikTok等社交媒體平台開始湧現大量相關的虛假視頻、照片和誤導性信息,內容博人眼球,傳播量驚人。社交媒體研究公司Cyabra指出,在衝突爆發的頭48小時內,X、Twitter、TikTok和Facebook上參與有關衝突的對話,超過4萬個賬戶都是假的。在衝突頭三天內,至少有14條與巴以衝突有關的虛假信息,在社交平台上獲得了2200萬次瀏覽。
這些假消息「造假」的手法不一,有的是篡改原圖,有的是拿舊的視頻魚目混珠,有的是利用語言隔閡,偽造文字或視頻內容,有的更是拿電子遊戲的視頻來混淆視聽。例如,哈馬斯發動襲擊後不久,X上就開始流傳一份經過篡改的白宮備忘錄,稱美國向以色列提供了8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有用戶分享了一段聲稱哈馬斯擊落以色列軍用直升機的視頻,這段視頻取自模擬視頻遊戲「Arma 3」。敘利亞內戰,以及過去巴以衝突的舊視頻和照片,也被拿來充當最新「現場實況」,進行廣泛傳播。
X平台情況最嚴重
由於平台上虛假消息激增,但即便擁有大量員工和資源來監管虛假或仇恨內容的硅谷科技巨頭們,在過去一周也陷入困境。有研究社媒人士指出,當前狀況最糟的恐怕是X。
這是自馬斯克收購X以來,該平台面臨的首次重大挑戰,就連馬斯克本人的做法也引起爭議。10月8日,馬斯克在X上發帖,親自向其1.5億粉絲推薦@sentdefender以及@WarMonitors兩個賬號以關注戰場訊息。由於馬斯克的背書,這個帖子在3小時內被瀏覽了1100萬次。然而,許多X用戶發現被推薦的賬號實際曾因散播謠言臭名昭著,隨後馬斯克刪除了這條帖子。
分析人士指出,在馬斯克入主前,推特在處理非英語假消息方面也遇到了挑戰,而馬斯克後來大幅削減平台的審核人員,使得假新聞審查進一步氾濫。X近期也修改了帖文的顯示規則,不再顯示推文中鏈接的原始標題,僅圖片和來源的域名,馬斯克給出的改變理由是「將大大提高美觀性」,但專家表示,這將減少用戶從X平台進入新聞網站的流量。X作為西方主流社交媒體平台之一,馬斯克號稱要在該平台上實現「完全的言論自由」,反而導致平台充斥着為吸引流量不擇手段的偽造內容。
社媒成信息戰平台
針對社交媒體廣泛流傳的假新聞,歐盟市場專員布雷頓近日特別致函X、Meta和TikTok,要求他們詳細說明如何解決有關巴以衝突的非法內容和假訊息。歐盟更點名要求馬斯克作出回覆,否則歐盟將根據《數字服務法》,對X展開調查以及罰款。《數字服務法》規定,若社交平台違反規定,可要求繳納全球營業額的6%作為罰款。
紐約州總檢察長詹姆斯13日致函社媒公司,要求他們詳細說明,如何利用各自的內容審核政策和服務條款,來限制基於仇恨的威脅,並降低利用這些平台策劃暴力行為的可能性。
社交媒體假消息大量傳播,不僅加劇輿論的撕裂,更可能進一步煽動以巴之間的暴力。有專家擔心,這些假消息以訛傳訛,火上加油,足以致命。另外,有評論指,在巴以衝突的平行戰場中,信息戰十分激烈。這是繼俄烏衝突之後,大規模的「信息大戰」再次上演,西方社交媒體不僅成為各方角力的戰場,更成為「參戰方」。
挺以挺巴兩派對立 美國大學氣氛緊張
隨着巴以衝突愈演愈烈,遠隔千里之外的美國眾多大學也受到影響,多個大學的校園氣氛緊張。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組織發表的聲明,引起了猶太學生的憤怒,還遭到政府官員和企業的譴責。另有報道稱,支持以色列和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都有受到騷擾和襲擊,讓各種政治立場的學生處於高度警戒。
在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數百名學生分成兩派,分別為巴以衝突的雙方聲援示威,12日在紐約校園內進行緊張對峙。基於安全考量,校方封鎖大眾進入校園。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在圖書館外的草地手舉「解放巴勒斯坦」、「存在即是反抗」標語,僅僅30米開外,便是支持以色列的學生,舉着印有遭遇劫持的以色列人質的海報。一些反對抗議者朝支持巴勒斯坦的團體怒吼,頗見緊張氣氛。在學生為巴勒斯坦受害者默哀時,一名相反立場的抗議者喊道,他們應該悼念那些被哈馬斯殺害的孩童。
耶魯大學教授格魯瓦爾(Zareena Grewal)因在推特上發表譴責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的言論而面臨辭職壓力,迄今已有超過4萬人簽署了請願書。
加州多所學校13日加強維安、部分學校停課,史丹福大學法學院也改採線上上課,不安氣氛蔓延整個校園。史丹福大學一名講師在課堂針對猶太裔學生談論殖民者惹議,已遭停職,校方介入調查。
該校的「巴勒斯坦正義學生團體」(SJP)於校報《史丹福日報》(The Stanford Daily)刊文指出,西方媒體將烏克蘭人譽為英雄,卻在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殖民時出現雙重標準,巴勒斯坦的正義是所有人的正義。外界預計,隨着加沙局勢進一步升級,在未來幾天,校內氛圍只會變得更加緊張。
(來源:大公報A5:要聞 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