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積極支持本地大學的人文學科專題研究,促進香港成為中華藝術文化面向世界的中心,支持研究人員應用研究成果造福社會。
教資會「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的結果指出,在八所大學提交超過340個研究影響個案中,超過八成被評為最高兩個級別,即具有「出眾」或「相當重要」的影響力,顯示大學研究為香港及其他地區不同界別均作出了重要且實質的貢獻。
教資會委託的顧問——著名國際研究機構科睿唯安(Clarivate) 指出,八所大學作出的研究影響,涵蓋社會不同層面,受益者遍布不同界別,有關貢獻落實於香港本地甚至全球範圍,而有關的研究影響個案可源自大學研究團隊過去20年的一項或多項基礎研究。科睿唯安將八大的研究影響歸納為11個專題,放在教資會網頁。
本篇報導專訪了前科大人文學部副教授廖迪生、浸大視覺藝術學院副教授伍韶勁以及前中大哲學系教授關子尹,分享他們在「文物及旅遊」、「藝術及文化」和「中國語文、翻譯及傳譯」三個專題類別的研究與實踐成果。
文物及旅遊
珍惜本地非遺 鼓勵更多青年人參與
科大人文學部榮休副教授廖迪生分享他的研究影響個案,主題為「保護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受香港政府委託,廖迪生帶領華南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在2014年成功編製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清單,其中記錄了480個項目,涵蓋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表演藝術;社交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五個範疇。為了進一步加強保護非遺的措施,深化在確認、立檔、研究、保存、推廣和傳承等方面的工作,政府於2015年將康文署香港文化博物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組升格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於2016年設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並於2017年經公眾諮詢後,公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收錄了20項具有高文化價值和急需保存的項目,通過實際措施保護非遺,並且加強公眾對本地文化遺產的認識。
廖迪生續說,記錄不同類型的非遺,是一項具挑戰性的工作。首先是人手編配問題,研究團隊的6名常備成員需要研究及記錄全港數百個非遺項目,對一些「周期性」的非遺活動,研究人員更要在指定時間進行,才能記錄「活態傳承」的狀況,研究的時間性變得很關鍵。因此,團隊用了共三年的時間才能將非遺清單整理完畢。其次,有些非遺項目牽涉經濟利益,導致傳承人不願意接受訪問。例如涼茶為非遺項目之一,惟研究人員在訪問涼茶店家時,他們往往不太願意公開涼茶的自家配方。此外,有些非遺項目被視為禁忌,例如葬禮儀式上的「嘆歌」因為與死亡有關,便被認為「不吉利」,因此許多傳承人都不願意接受訪問和示範演唱,導致不能完整地收錄一些人生禮儀中的傳統元素。
廖迪生表示,研究團隊亦常組織學生赴大澳考察「端午龍舟遊涌」活動,他希望學生們能夠透過這類導賞活動,了解非遺不只是一種傳統活動,更與歷史、文化與社區息息相關;團隊除了為學生舉辦導賞團以認識本地非遺文化外,亦安排學生進行「服務學習」,以義工的身份親身參與非遺活動,協助當地社區組織活動,體驗建立地方認同感和歸屬感的過程。在平衡推廣文化旅遊和保育非遺的問題上,廖迪生認為,旅遊業的發展對非遺的傳承有一定的宣傳作用,但過度的商業化開發也會讓非遺保育受到威脅。因此他認為,文化旅遊開發的第一步,是讓當地年輕人深刻認識到文化遺產是他們的根,只有他們積極擔當起傳承人的身份,這些非遺才能繼續保存及延續下去。
藝術及文化
浸大呈現當代藝術 用作品拉近大眾距離
浸大視覺藝術學院教授梁美萍、副教授尹麗娟及伍韶勁的研究影響個案歸納為「吸引香港和東亞的美術和博物館領域之外的新藝術觀眾」。伍韶勁介紹了他們的研究影響個案所提及的藝術作品的創作由來,他們的前期基礎工作,包括參與不同藝術論壇、進行整個區域的社會面向性藝術創作資料搜集等。他表示,浸大與多地的藝術和公共機構進行多個合作項目,吸引了超過35萬名參與者和觀眾,亦感謝政府部門、博物館、藝術節、商業機構及基金會的合作,為當代藝術風貌帶來轉變,許多海外專業媒體包括《Art in America》、《亞太藝術》及《紐約時報》在內,曾對其藝術創作給予正面評論。
為了讓大眾能夠更加近距離地接觸到當代藝術並參與其中,研究團隊在2017-2019年間創作了6個藝術項目,通過不同形式的藝術協作和展覽提高公眾對當代藝術的興趣和參與度。其中包括由電車車廂改造為流動影院的《二十五分鐘後》藝術展,曾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香港藝術發展局活動、意大利米蘭設計周(Milan Design Week)和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展出;另外,團隊亦曾與渠務署合作,創作背景為講述香港「水」故事的《大禹之後》;與公眾共慶中秋佳節的戶外互動燈光裝置展覽《月台》等。
伍韶勁認為,當代藝術不應只存在於博物館之中,而是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有別於傳統的、相對一般人而言門檻較高的學術研究活動,其團隊所進行的實踐性研究皆從公眾的角度出發,吸引更多新的觀眾群參與其中。例如《大禹之後》就有近一萬人參加;而《二十五分鐘後》則吸引了許多擁有不同興趣的市民參與,當中有電車愛好者,也有對攝影或視覺藝術感興趣的人,大家從中感受到藝術的熏陶和樂趣。談到在創作中遇到的困難時,他表示,為給大家更好的視覺效果和參與體驗,團隊在時間的安排與控制上花了許多心思。例如在籌備《大禹之後》時,由於大坑東蓄洪池沒有阻水閘門,為了防止水位過高影響觀賞體驗,大力支持的渠務署對落雨後的積水時間進行了嚴謹的計算。此類合作,也增進了政府機構和各類民間組織的彼此了解。
中國語文、翻譯及傳譯
漢語多功能字庫 影響世界漢語教學
中大哲學系榮休教授關子尹的研究影響個案是「從哲學到影響廣泛的漢語多功能字庫之落實」。「漢語多功能字庫」由香港中文大學人文電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用超過10年時間開發,透過追蹤漢字的系譜以及配合創新的視訊技術,促進漢語教學和學習。自2014年字庫網頁首度發布,及在2018年進行了升級以來,該字庫網頁記錄了超過1,000萬次造訪和超過1億6,000萬次搜尋,在5年間平均每天超過32,000次搜尋。在繁忙時段時,字庫網頁可錄得多達800個用戶同時造訪。
談到該字庫對中國語文教與學的促進作用時,關子尹表示,幾百年來漢語漢字教學的基礎資料都是循《康熙字典》的214「部首」去查考的。然而康熙214部首的編制缺乏系統性,以及於認知上並不準確,在教學中往往會出現一些說不通的情況,例如「燕」字本指的是一種鳥類,但卻被歸類到「火」部,或如「萬」字本是蠍子般的一種蟲,卻被歸入「艸」部。而該字庫以古文字為基礎的「部件」分類方法則較為合理和直觀,如顯示「燕」、「萬」的字形皆為不可分解,而後者更「依聲」被假借作「十千」的「萬」。此外,又以「部件樹」顯示漢字的意義結構,如「丞」(拯)字從「廾,卩,凵」,意指某人身陷土坑之中,有人在上面以雙手救援。又如「報」字從「㚔、𠬝」,意指一人跪坐被他人銬押制服。凡此種種,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上述不足,讓漢語的字音、字形、字義間不再缺乏關聯性。
漢語多功能字庫網頁: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
關子尹提及,研究團隊為推廣字庫曾辦過幾次以中、小學老師為對象的講座活動。縱使未有大規模地為字庫作公開推廣工作,他們卻從不同的網上渠道見到很多用家回饋並得知字庫廣受歡迎,研究團隊相信這是因為字庫的出現,恰好回應了廣大漢語漢字用家的需求。同時他表示,該字庫不只能夠幫助漢語漢字教學,亦可以支持社會上各行各業從業者的工作。從統計數據上看,該字庫接近65%的使用者來自於非教育機構,相信不少市民大眾曾選擇使用此字庫學習或輔助文字工作。此外,該字庫也在其他地區產生一定影響力,其使用者固以香港為主,但也有13%來自內地,6%來自台灣,8%來自歐美及其他國家,觀乎字庫迄今搜尋次數累計逾1.56億人次,這些香港以外的使用者數目實非常可觀。另外,關教授使用該字庫的研究論文已用多種語言發表,在世界的許多地方亦舉辦過以該字庫為主題的學術講座。
關子尹坦言,研發該字庫過程也曾經歷不同困難,最大的困難就是經費有限且團隊人手不足,所幸得到中大中文系、電算工程系、哲學系、和資訊科技服務中心的幫助,及教資會和香港優質教育基金向研究團隊提供的資助,讓研究得以繼續。他亦希望字庫未來能夠得到更多社會上財政及人力的支持,讓「漢語多功能字庫」在學術和基礎教育方面能作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