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

養和專欄|母乳餵哺 給寶寶獨家的最佳營養

近年愈來愈多媽媽明白母乳餵哺的好處,但一些新手媽媽在過程中仍遇到不少困難,或自覺奶水不足而產生放棄的念頭。其實只要身體沒有特別問題,懂得尋求適當專業協助,餵哺母乳就能更加得心應手。
2025.01.02 11:58:00

養和專欄|度身訂造體檢 把握健康良機

年年體檢只驗空腹血糖和血脂是否足夠? 坊間體檢套餐花多眼亂,你是否懂得選擇最切合自己需要的項目? 一旦得知自己瀕臨高血糖/高膽固醇/脂肪肝/高血壓邊緣,或有患上疾病的風險,你有否積極改變生活習慣以改善健康?
2024.10.24 11:45:51

養和專欄|何謂肥胖? 拆解減肥謬誤

不少愛美或着重健康的人士都經常嚷着要減肥,然而古語有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每個人對身型體態都有各自的衡量標準,到底肥胖可有客觀定義?
2024.10.17 11:21:52

香港中風基金|腦部的計時炸彈——腦動脈瘤?

出血性中風(Haemorrhagic Stroke)是指非創傷性大腦內部或表面出血,佔香港中風個案約兩成,其中三分一是由於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SAH) 造成,而絕大部分SAH是由於腦動脈瘤破裂導致。
2024.08.28 12:28:19

香港中風基金|頸動脈狹窄與中風

頸動脈是供應大腦血液的主要動脈。如果出現狹窄或阻塞的情況,便會令供應到大腦的血液不足,造成缺血性中風。
2024.07.29 06:33:39

香港中風基金|香港年輕中風發病率增加近三成 管理「三高」風險因素至關重要

中風的出現是由於大腦的供血受阻,腦細胞會因缺氧而開始死亡, 引致身體部份功能受到影響。患者會基於受影響的腦細胞位置,出現一系列症狀。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顯示,每4位成年人就有1位有機會中風,中風是全港第4號殺手,更是全球第2號殺手。
2024.07.11 10:52:34

養和專欄|常見婦科癌症的預防 普查 診斷及治療

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卵巢癌均是本港女性十大常見癌症,但早期徵狀不明顯,故容易被忽略。子宮內膜癌的確診數字於2006至2018年間增加了1倍;而子宮頸癌 及卵巢癌在2020年分別佔本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 3.2 %及3.3%,當中卵巢癌則被認為是最難醫治,死亡率亦相對較高。
2024.04.17 11:16:05

養和專欄|脂肪肝診斷及預防

脂肪肝(Hepatic Steatosis)是近年全球關注的健康問題,據本地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一成年人有脂肪肝。當脂肪在肝臟過度積聚並超過肝臟5%以上便可稱之為脂肪肝,其後更有可能發展成肝功能異常、肝癌、肝衰竭等。
2024.03.25 03:16:40

養和專欄|了解認知障礙症 檢查莫遲

認知障礙症的發病率會隨着年齡增長而增加,而香港正面對人口持續老化的問題,目前每十名70歲或以上的長者便有一名患有認知障礙症。據衞生署與統計處進行的研究推斷, 於2039年將有33萬人患上認知障礙症。
2024.03.21 03:25:45

養和專欄|腦動脈瘤 潛藏的炸彈

大部分人都以為腦動脈瘤屬腫瘤的一種,但其實它是由於腦血管壁變薄而膨脹起來所形成的一個「泡」,多長在血管的分叉位置,一旦破裂,便會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屬極嚴重的出血性中風,即時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十;即使有幸及時送院,亦有三分之一患者會變成嚴重殘障,甚至死亡。
2023.11.17 12:54:12

香港中風基金|腦血管疾病

中風是腦血管疾病引發急性腦組織損害,是成年人永久殘障最常見的病因。大部份病人在中風發生時,腦血管巳經出現病變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在腦血管發生的病變或疾病有很多不同種類,真是多不勝數,全部都可能引發血管堵塞或破裂而出現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風。
2023.11.10 10:48:01

養和專欄|及早籌謀家庭計劃 喜迎新生

對於有意迎接新生命的夫婦或情侶,若婦女能在35歲前生育最為理想,因踏入35歲已屬高齡產婦,懷孕風險如早產、高血壓、高血糖會隨之增加,嬰兒患上唐氏綜合症的機會亦會大增。越遲懷孕,孕婦和胎兒的風險便越大。
2023.11.06 12:04:35

養和專欄|少吃卻變胖?提升基礎代謝率正確減肥

很多正在減肥的人都會抱怨甚至懊惱,為什麼進食分量已經很少,但還是瘦不下來,好像連喝水都會變胖?這很可能是因為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低,即人體在休息狀態下,維持新陳代謝的熱量太低,令減肥事倍功半!
2023.10.30 02:10:36

世界中風關注日 預防中風從你我做起

跟據世界中風組織(WSO)2022年的資料,每年全球有1500萬人患上中風,其中500萬人會因此死亡,另外有500萬人會因此而永久傷殘!在不同國家,中風高企在「殺手」的首兩位!
2023.10.25 11:16:36

香港中風基金|年輕人的中風疾病

一般人都知道中風是發生在老人家身上的疾病,年紀越大中風的機會就越高,尤其是如果他們有血壓高、高膽固醇、糖尿病或心房顫動等。 但其實年輕人亦有可能患上中風,跟據醫管局的資料,大約有5%的中風患者的病發年齡是在45歲以下。
2023.10.03 05:32:31

關注腦轉移肺癌患者需要 盡快將有關藥物納入安全網

肺癌是香港病發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腦部,特別是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非小細胞肺癌,大概有3 至4 成患者會出現腦轉移。目前,有新一代標靶藥具有更好穿透血腦屏障的效果,得以更有效地控制腦轉移症狀。然而,長期服用新藥物會對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經濟負擔。
2023.09.25 04:56:48

養和專欄|母乳餵哺 給寶寶獨家的最佳營養

近年愈來愈多媽媽明白母乳餵哺的好處,但一些新手媽媽在過程中仍遇到不少困難,或自覺奶水不足而產生放棄的念頭。其實只要身體沒有特別問題,懂得尋求適當專業協助,餵哺母乳就能更加得心應手。
2025.01.02 11:01:00

養和專欄|度身訂造體檢 把握健康良機

年年體檢只驗空腹血糖和血脂是否足夠? 坊間體檢套餐花多眼亂,你是否懂得選擇最切合自己需要的項目? 一旦得知自己瀕臨高血糖/高膽固醇/脂肪肝/高血壓邊緣,或有患上疾病的風險,你有否積極改變生活習慣以改善健康?
2024.10.24 11:10:00

養和專欄|何謂肥胖? 拆解減肥謬誤

不少愛美或着重健康的人士都經常嚷着要減肥,然而古語有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每個人對身型體態都有各自的衡量標準,到底肥胖可有客觀定義?
2024.10.17 11:10:00

香港中風基金|腦部的計時炸彈——腦動脈瘤?

出血性中風(Haemorrhagic Stroke)是指非創傷性大腦內部或表面出血,佔香港中風個案約兩成,其中三分一是由於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SAH) 造成,而絕大部分SAH是由於腦動脈瘤破裂導致。
2024.08.28 12:08:00

香港中風基金|頸動脈狹窄與中風

頸動脈是供應大腦血液的主要動脈。如果出現狹窄或阻塞的情況,便會令供應到大腦的血液不足,造成缺血性中風。
2024.07.29 18:07:00

香港中風基金|香港年輕中風發病率增加近三成 管理「三高」風險因素至關重要

中風的出現是由於大腦的供血受阻,腦細胞會因缺氧而開始死亡, 引致身體部份功能受到影響。患者會基於受影響的腦細胞位置,出現一系列症狀。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顯示,每4位成年人就有1位有機會中風,中風是全港第4號殺手,更是全球第2號殺手。
2024.07.11 10:07:00

養和專欄|常見婦科癌症的預防 普查 診斷及治療

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卵巢癌均是本港女性十大常見癌症,但早期徵狀不明顯,故容易被忽略。子宮內膜癌的確診數字於2006至2018年間增加了1倍;而子宮頸癌 及卵巢癌在2020年分別佔本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 3.2 %及3.3%,當中卵巢癌則被認為是最難醫治,死亡率亦相對較高。
2024.04.17 11:04:00

養和專欄|脂肪肝診斷及預防

脂肪肝(Hepatic Steatosis)是近年全球關注的健康問題,據本地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一成年人有脂肪肝。當脂肪在肝臟過度積聚並超過肝臟5%以上便可稱之為脂肪肝,其後更有可能發展成肝功能異常、肝癌、肝衰竭等。
2024.03.25 1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