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腦癎症?
腦癎症(Epilepsy)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系統疾病,當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異常,便會反覆出現抽筋。全球有超過五千萬人受此病症影響,估計每二十人當中,便有一人曾經歷腦癇發作。據研究估算,香港約有六至七萬人患有腦癎症(註:1)。一旦腦癎發作或患上腦癎症,對病人的日常生活、人際關係,以至自身安全都會構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人類的大腦皮質由數十億個細胞組成。在正常情況下,大腦細胞會透過電波接
收及發放訊息;而腦癎症患者的腦部則會不時「放電」或出現不正常的電波活動,
令腦部運作受到短暫干擾而導致腦癎發作,並且會影響腦部不同位置,令患者出現各種狀況,如身體抽搐及顫抖、失去意識或感覺異常等。患者不論清醒還是熟睡時,都有機會腦癎發作,情況一般維持數秒至數分鐘。
腦癎發作分類
腦癎發作主要分為兩大類——局部腦癇發作(Focal Seizure)及全腦性腦癇發作(Generalized Seizure)。
局部腦癇發作源於腦部某部位釋放異常電波,此時病人的意識可能處於清醒或模糊狀態,並出現肢體重複抽搐,或感覺異常。
全腦性腦癇發作是指異常電波同時影響兩邊腦部。以強直陣攣發作(Tonic-clonic Seizure)為例,患者會四肢僵硬,繼而全身抖動,甚或會瞪眼、咬舌、無法控制膀胱或腸道,事後亦可能出現頭痛、疲倦或思緒混亂等情況,而且對發作沒甚印象。另一例子是失神發作 (Absence Seizure),患者或會面目呆滯,眼瞼抽搐。
部分患者在發作前或會出現奇怪的先兆(Aura),如看見各式奇形怪狀的事物、聽到一些聲音、胃部不適,或出現似曾相識的感覺 (Déjà vu)。
腦癎發作或由一些可逆轉的生理狀況引起,如酒精戒斷、低血糖、其他新陳代謝異常或感染。即使並非腦部異常活動所致,亦有可能引發類似腦癎發作的徵狀,如昏厥、肌肉或心理出現異常,一般被稱為「非腦癇發作(Non-epileptic Seizure) 」。
重複發作情況常見於腦癎症患者。倘若相隔廿四小時出現兩次或以上的非誘發性腦癎發作、單次發作且復發機會甚高,又或出現腦癎綜合症,便可確診為腦癎症。任何腦部創傷如中風、腦腫瘤、細菌感染或腦損傷,都可導致腦癎症,惟即使幾經檢查,當中近半個案的成因仍無法被確定。
診斷腦癎症
面診時醫生會檢視患者的病歷,以及其他有關發作的誘因或警號、初始徵狀及發作情況 (包括發作時正進行的活動、肢體有否異常鬱動、任何相關特徵及恢復知覺需時多久) 等資料,但由於患者未必對相關經歷有記憶,故旁人的描述 (Bystander History),對醫生能否作出準確判斷尤其重要。
醫生亦會視乎臨床需要,為病人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包括血液測試、腦電圖、腦部造影、腰椎穿刺等,仔細尋找腦癎發作成因。
病人一旦腦癎發作,如何是好?
如遇上強直陣攣發作兼神智不清的患者,應先將其帶到安全地方側躺,並千萬不要強行把硬物塞入患者的口部,亦不應嘗試餵服藥物。正確做法是解開患者衣領,觀察其呼吸是否正常,並一直陪伴在側,直至病人甦醒。大部分發作都會自行停止,患者的身體狀況會慢慢回復正常。如發作情況在十五分鐘內仍未見好轉、甚至出現呼吸困難或受傷,應立即送院治療。
治療腦癎發作
一旦確診患上腦癎症,醫生會因應患者的性別、年齡、發作類型及其他生理狀況而處方合適的防發作藥物(即抗癲癇藥),減低日後發作的機會。
絕大部分抗癲癇藥都會產生副作用,包括令人頭暈、有睡意或精神難以集中,故起初會先使用較低劑量,再慢慢調整,有助紓緩徵狀。服用後一旦皮膚出疹,或出現抑鬱、萌生自殘或傷害他人的想法,應立即求醫。
一般而言,逾半數患者服用單一抗癲癇藥後有效防止發作,亦有部分病人需要使用組合藥物治療,近八成腦癎症患者在服藥後不曾發作。
與腦癎症共存
縱然腦癎症會終身伴隨患者,但只要有效控制發作情況,大部分人都可以重拾正常生活。一如其他慢性疾病,腦癎症患者必須定時服藥,作息有序,戒酒之餘更需要充足睡眠,盡量控制情緒避免波動,以及避免進行高風險活動。患者亦可以為自己準備一本「腦癎日誌 (Seizure Diary) 」,以便求診時向醫生清楚描述腦癎發作情況,以及服藥後有何副作用。
聽從醫生指示定時服藥、準確紀錄發作情況,是有效控制病情、重拾美滿人生的關鍵。如要服用新藥,或任何有關生育、運動或駕駛事宜的疑問,都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註:
- Fong GC, Kwan P, Hui AC, Lui CH, Fong JK, Wong V.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epilepsy in Hong Kong SAR, China. Seizure. 2008 Jul;17(5):457-64. doi: 10.1016/j.seizure.2007.12.005. Epub 2008 Feb 7. PMID: 18261935.
養和專欄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