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章芸菲)港股踏入9月後大市成交金額漸見減少,多個交易日的成交額在800億元左右甚至不足800億,成交較為低迷。數據顯示,8月至今港股市場只有8月31日以及9月4日的成交額超過千億。另外在本月11日,港股有697只個股出現零成交,佔比約26.39%。大市成交低迷背後原因幾何?又有哪些因素影響着市場成交量?
熱門個股跌幅明顯
關於港股大市成交金額較低的原因,華盛證券高級分析師Louis向點新聞記者表示,首先是恒指近年的升勢不見明朗。主要受外圍各國央行大幅加息,及地緣政治因素所影響。在2021年2月中旬曾見突破31183後,逐步回落至今。沒有利好消息支持,造成沒有升勢,難吸引本地散戶或者海外投資者參與。
其次是股票估值大幅減少近半,也是導致成交額減少原因。在科技股或新經濟的板塊內,跌幅超過半的佔大部分。(00700)騰訊曾現770元、(03690)美團高見460元、(09988)阿里巴巴見301元等。
投資模式出現轉變
Louis還提到,現時投資者模式亦出現轉變,以往港股有本地散戶的支持,有證券行的「金魚缸」或銀行的證券部。股市稍有上落,皆見人山人海,但這境況今日已不多見。
此外,新股上市亦未能如往日一樣引起投資者的熱情。早些年新股上市,皆見熱鬧非常,凍結資金超百億元,認購倍數超額數百倍。但現今新股上市,勉強超額完成,有些新股上市首日即見沽盤,更即時跌穿招股價,此等情況,難以吸引散戶或投資者。新股上市造好帶動氣氛向好,資金才能活起來造出大成交。
成交低迷會否持續?
大市成交低迷的情況已持續一段時間,被問及如何看待後續市場成交量的情況,Louis認為在短期內,港股成交低迷的情況仍會持續。Louis指出,大市成交是否活躍主要會受到資金流出、投資者的取向、以及利好消息等因素影響。
在本地銀行體系內的結餘在高峰時期,曾超越4000億港元。但昨天,僅多過400億元,少過500億元。此情況已維持一段長時間,資金流出,但未見流入,資金不足則難以帶動成交量。
環球金融市場影響投資者取向
Louis稱,投資者的取向亦會影響大市。年內的環球金融市場因為不同原因而大幅波動,更有地區出現銀行遭接管的危機。各國央行大幅加息,拖累債券價格急挫,更拖累科技股全面跟跌。投資者為避風險,拋售股份後,也因為暫未見有好消息出台支持股價向上,故也不急於回購股份。
另外,個股成交需要利好消息支持。受近期內地房企業問題等問題影響,相關個股股價大幅急挫。其股價見新低時,雖可吸引投資者短線投機,但屬短暫,金額也不大,因為投資者亦會進行風險管理。如個股在低位未見反彈,投資者多數會直接觀望,不採取任何行動,由此導致成交縮減。
為改善港股流動性,特區政府8月29日宣布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除全面檢視影響市場流動性的因素,專責小組也會就提升香港股票市場競爭力、促進其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向重點市場發行人和投資者推介本港股票市場等事宜提出具體建議。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