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方俊明)被譽為「國之重器」的新型科考船「實驗6」今天(10日)從廣州新洲碼頭基地起航,赴東印度洋海域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3年東印度洋綜合科學考察共享航次」。此次航次搭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學等13家單位科研團隊的28項科研項目,計劃海上作業80天,預計航程逾1.2萬海里。據悉,「實驗6」填補了目前中國中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的空白,技術水平和考察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未來還擬攜手港澳高校開展海洋科考。
搭載28項科研項目 計劃海上作業80天
據了解,此次航次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組織實施,研究員王衛強擔任首席科學家。此次航次搭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所、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等13家單位科研團隊的28項科研項目,計劃海上作業80天,預計航程逾12000海里。
首席科學家王衛強表示,整個航次計劃開展東印度洋海域相關科學研究,將解決「熱帶東印度洋的動力過程、物質循環與生物地理之間的耦合聯繫」這一重大基礎科學問題,實現重大科學問題區的多學科深度交叉與融合研究,深入探究熱帶東印度洋海嶺區南北半球不同海洋動力過程、物質輸運及其區域氣候效應,提升中國海洋治理水平,支撐「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貿易通道沿線的海洋防災減災及可持續發展。
支撐「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海洋防災減災
「印度洋對於區域和全球氣候變化、水體和能量交換等皆起着重要作用,尤其通過季風攜帶大量水汽,對我國華南和長江流域有着重要影響。然而迄今為止印度洋卻是最缺乏現場觀測的大洋之一。」王衛強稱,本航次是基於多學科聯合觀測,擬獲得大量基礎數據,研究成果將揭示東印度洋動力過程影響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生態系統和沉積過程的機制,闡明營養物質來源。同時,理清研究區域生物多樣性地理格局,闡釋生態系統的開放性與封閉性,揭示生物群落對物理過程的響應和指示作用以及認識古氣候變化。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長林強表示,今年迎來「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該研究所圍繞「海絲路海洋災害與保障」的國家需求積極布局,連續多年在東印度洋進行考察,支撐建設了「中國科學院中國-斯里蘭卡聯合科教中心」、「中國-斯里蘭卡熱帶海洋環境『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希望通過科考航次,加大與海絲路周邊國家的科研合作交流,進一步實現科教聯合,服務於「一帶一路」。
服務大灣區發展需求 擬攜手港澳開展海洋科考
據介紹,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科考船「實驗6」,達到3000噸級科考船中的最高水平。無論在船舶的配置與性能上,「實驗6」都可與世界上先進的同噸級綜合科學考察船相媲美,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船進一步提升中國對南海島礁區與深遠海及大洋的探測和基礎數據獲取能力,為服務國家在新時期經略南海、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有力的科技平台支撐。
同時,「實驗6」也是面向全國開放、共享的海上移動平台,除了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開展聯合科考外,還將服務南海、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需求,未來可攜手港澳地區開展海洋科考。據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與港澳高校一直都有較多合作,包括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及澳門大學等,在物理海洋、海洋氣象、海洋生物與生態等多方面進行合作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