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當前,數據被視為國家基礎戰略性資源和重要生產要素,對繁榮數字貿易、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國務院8月29日發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探索國際互聯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有學者建議,河套深圳園區可與香港共同打造數據自貿港,作為兩地的數據倉庫,讓兩地數據可同時儲存,只有限定身份的人才可使用、操作,讓兩地合作更暢順。同時,向更多不同領域的研發人員開放「白名單」管理門檻,擴大授權,助力中國科技提升基礎研究水平。
《規劃》中提及,支持在深圳園區建設國際數據專用通道,探索建設國際通信出入口局等國際信息通信設施。在國家數據跨境傳輸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研究建設固網接入國際互聯網的綠色通道,探索形成既能便利數據流動又能保障安全的機制。
確立使用權限 彌合數據斷層
「此前,前海、橫琴、南沙的科研機構要查詢並接收境外數據,查詢到的內容需要由廣州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過一次手』,再轉到這些科研機構,時間有延遲性,也不夠開放便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表示,香港也有國際光纜,未來河套深圳園區如能夠鋪設國際信息通信設施,查詢境外資料會更方便。
香港雲端容災BizCONLINE Limited CEO港人李德豪長期在粵港兩地研究數字經濟並推動數據隱形交易的發展,自2015年拿到深創賽的冠軍後,李德豪便致力把容災技術發展成一個大數據項目,但在數據跨境上遇到了很大障礙。像百度、谷歌地圖不能深港互通,不能實時呈現兩地的交通數據,兩地數據不協調,需要更換服務器,這就造成數據斷層,不能提供延續的、有全面數據的路線方案。
「既要解決地方數據斷層,又要能保持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優勢,就要先建好安全機制,保護國家數據安全,防止數據外洩,而一個可收可放的數據自貿港及數據隱形交易平台,是河套深圳園區發展不能或缺的部署。」他表示,河套深圳園區可與香港共同打造數據自貿港,作為兩地的數據倉庫,讓兩地數據可同時儲存,只有限定身份的人才可使用、操作,讓兩地合作更暢順。
謝來風所見略同,他說:「企業研發人員需要獲得最前沿的資訊和信息,未來希望國家以河套為試點,向更多不同領域的研發人員開放『白名單』管理門檻,助力中國科技提升基礎研究水平。」
港澳助力壓測 完善流動機制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自由貿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余宗良建議,積極探索數據要素確權與定價機制,探索形成精細化的數據權屬界定體系、探索完善數據要素定價機制。「以特定平台為抓手,進行數據跨境流動規則的壓力測試,以前海、橫琴、南沙、河套地區等自貿試驗區和重點平台率先探索跨境數據的安全有序流動,對數據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和風險評估機制進行壓力測試,優先試點對港澳的數據開放,再逐步拓展到大灣區其他區域。」
完善規劃|學者:港園區應主動出擊 吸納龍頭科企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昨日接受《大公報》專訪時指出,國務院頒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是對香港創科產業的重大支持,其核心是在深圳河套園區設立「一線」關和「二線」關,把「深圳園區」開放予香港,助力人才、資金、物流、信息數據等要素順暢進入深圳園區,使港深兩地創科產業有更緊密合作關係,從而帶動香港創科中心的發展。「規劃」是對深圳園區的要求,也是對香港發展創科產業方面的重要政策安排,「香港不能辜負中央的期望!」
方舟表示,發展「一區兩園」目的就是希望在這個區域建立一個特殊的科技產業合作區,惟現時香港河套園區的建設和規劃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兩地園區仍存在各自規劃、各自管理的狀態,國務院頒布的規劃是一個政策的規劃,但香港園區目前只有一個土地空間的規劃,沒有產業和政策的規劃,尤其是欠缺和深圳園區合作對接的機制。其次,香港園區的建設速度亦較慢,按現時規劃,明年底才陸續落成67幢樓中的3幢樓,按此速度,香港園區的完成將遙遙無期,「未來應加快建設,尤其要加強和深圳的合作,進一步打通管理模式和產業布局合作,實現重大產業項目在兩園區同時跨境落地。」
對於如何規劃香港園區和吸引更多「過江龍」落戶。方舟表示,香港不能做姜太公,產業政策的模式也要由傳統的「守株待兔」變為「主動出擊」,為希望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制定針對性扶持政策,制定產業政策,吸引大型科技公司研發中心和先進龍頭企業落戶園區,直接引入相關的大型科企產業項目,並為其提供土地、人才及資金設備跨境便捷流動等配套支持。現時,香港科學園因被規劃為創科用途的土地,不能從事任何生產。如研究微電子晶片,因過程涉及製造,與規劃的土地用途不符,連用於中試的樣品生產線都不可以在園區安放,「未來的香港園區需要有更廣闊的眼界來理解創科和先進製造業的關係,兩者不應被割裂成兩個產業來看待」。\大公報記者盛德文
(來源:大公報A2:要聞 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