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日本政府一意孤行,無視連月來各方反對聲音,計劃本月底或下月初向大海排放福島核污水。日本方面強調核污水內的放射性物質氚,對人體影響微乎其微;不過,本港的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主席、中文大學學者陳振宇教授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氚經飲食攝入人體後,有機會結合有機分子,形成「有機結合氚」,人類如果攝入大量氚,有機會增加患癌風險。
對於有日籍專家早前以「一滴眼藥水」比喻核污水中氚的排放量,陳振宇認為是過分簡單及不科學。
近月來,日本方面多次試圖解釋核污水是安全的,日本駐香港總領事岡田健一於本月初接受電視台訪問時,企圖為核污水「洗白」,聲稱核污水經處理後,氚濃度只是世衞飲用水標準的七分之一。不過,大部分香港市民並不接受日方的說辭,並在網絡引發激烈反對排核污的聲音。
氚不能透過淨化移除
食物安全中心轄下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的主席、中大生命科學學院研究教授陳振宇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氚是不能透過淨化移除的。氚的輻射雖然不會穿透皮膚外層,但經飲食攝入的氚,可能對人體構成健康風險,「因為氚攝入人體後,部分可以結合到有機分子中,形成『有機結合氚』,而其在人體內停留的時間較長,風險亦會較大。如攝入大量氚,有機會增加患癌風險。」
城市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日裔講座教授日引俊詞上月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儲藏的16克純氚化水,分30年排放,相當於「每月於太平洋滴下一滴眼藥水」,陳振宇認為,這比喻是過分簡化及不科學,「有關的污水排放將持續30年,排放會否對食物安全以至海洋生態構成潛在風險,仍未有定論。」
陳振宇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報告,目前未能保證日方啟動核污水排放計劃後,淨化裝置能長期連續有效運作,以及排放計劃不會對食物安全以至海洋生態構成任何潛在風險。「相關核污水曾直接接觸活躍的核原料,含大量高濃度放射性物質。有關的核污水排放屬史無前例,並將持續30年,在這長時間內,淨化裝置一旦未能有效運作,可以對食物安全以至海洋生態構成重大風險,對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香港收緊水產進口恰當
他表示,食品法典委員會就核或放射性事故後受污染食物中的放射性物質訂定指引限值,銫134、銫137、鍶-89的指引限值為每公斤1000貝可;鍶-90為每公斤100貝可;鈈-238、鈈-239及鈈-240為每公斤10貝可。人體攝入後,銫會被完全吸收及分布於體內,亦會積聚於肌肉中;鍶經吸收後會積聚於骨骼和骨髓中;雖然大部分攝入的鈈不會被人體吸收,但所吸收的鈈會積聚於肝臟和骨骼。如攝入大量這些放射性物質,有機會增加患癌風險。
陳振宇指早前已有報道,指福島縣第一核電站的港灣內捕獲的魚(許氏平鮋),經分析後驗出含有18000Bq/kg(每公斤18000貝可)的銫,亦曾有福島縣近海捕獲的多條魚被驗出的銫,含量超過每公斤100貝可的日本食品衞生標準。
「海洋屬於全人類,每個世界公民有義務保護它。」陳振宇認為,在國際社會未有共識前,日本當局不應單方面把福島核電站污水排放至海洋。對於香港特區政府已表明,一旦日方排放核污水,便會禁止日本10個都縣的海產入境,以及食安中心自六月中起全面提升就日本進口食品的檢測範圍,他認為有關應對措施是恰當正確的。
令人擔憂 福島核站未排核污已出事
日本核污水排放在即,但未排放,就先出意外。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有輸送核污水的軟管破裂,導致核污水洩漏,廠方在儲存罐附近抽驗的水樣本顯示,氚濃度達到每公升6.7萬貝克勒爾,可能是拆開軟管包裝時,刀片割爛軟管所致。然而,日方並未有因而改變計劃,只表示會在污水排放後約1個月內每天對比目魚等周邊海域代表性魚類進行檢測,並在三天內公布結果。
軟管破裂洩核污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早前表示,6月在核電站核污水儲存罐附近的雨水中,檢測出比平常高的放射性物質「氚」,調查發現一條用作轉移核污水到其他儲存罐的軟管,出現4厘米裂縫。有關軟管其後再被使用,廠方在儲存罐附近抽驗的水樣本顯示,氚濃度達到每公升6.7萬貝克勒爾,超出日本制定,向自然環境中排放的標準。相信可能是拆開軟管包裝時,刀片割爛軟管所致。
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於上周三(9日)發布《關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核污染水處置問題的工作文件》,詳細列出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的九點問題,並在文件最後指出,日方應全面回應包括中方在內的國際社會關切,停止強推核污染水排海計劃。
(來源:大公報A4:要聞 202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