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網 記者 張帆)出生在香港,讀書和職業生涯起步都在國外,但劉嘉業始終認為,這十多年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給他的震撼最大。2010年,他帶着妻兒來到上海,在浦東安家。親眼目睹那條起自陸家嘴,全長5.5公里的世紀大道從阡陌交通成長為「東方香榭麗舍大街」。他自豪於自己是浦東開發和上海進步的見證者,如今,更是一個積極的「建設者」。回顧自己這些年的「上海故事」,初來乍到的陌生和不適感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來了不想走」的眷戀。
從新來者到電視評論員
第一次見到劉嘉業,是在大文集團主辦的「2022范長江行動——認知上海這十年」香港傳媒學子上海行活動的交流座談會上。他與上海的緣分和在上海工作生活的趣事,讓在場的青年學子和記者都聽得津津有味。
11歲就從香港去英國讀書的劉嘉業,來到上海是因為想為家族企業做一點貢獻。他說,在內地工作多年的父親,一直看好祖國的發展潛力,希望他能抓住機遇。所以,他辭去了在美國企業的高管職務,把家也搬來上海。「那時候孩子才三歲。」
迷惘和不適應是肯定有的。劉嘉業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吃」。最初幾年,為了採購一些進口食品,他需要定期從浦東橫跨上海,跋涉20公里到當時僅有的幾家涉外超市之一,長寧區的古北家樂福採購。至於生活用品等,要找到以前用慣了的也不太方便。不過,「獅子山精神」的感召,家人的支持,上海蒸蒸日上的氣氛,都讓他充滿了力量,不敢輕言放棄。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他不斷努力去克服各種困難,積極融入本地,擴大自己的朋友圈。
在上海工作幾年後,劉嘉業受邀成為上海電視台「第一財經」的特約評論員。他介紹說,那幾年正是內地房地產大發展時期,電視上有個熱門的節目《第一地產》,常常邀請專業人士,定期走進演播室作政策分析。他在地產領域的知識和經驗讓他的分析和評論受到了廣泛認可,節目大受歡迎。事實上,劉嘉業的這次「出圈」還透露出另一個信息,那就是,一位曾經對英語和粵語的運用更加自如的香港人,能夠在對普通話要求極嚴格的內地電視台嶄露頭角,他在克服語言關方面作了多少努力,可想而知。
推廣香港先進經驗
回顧那幾年意外「走紅」,劉嘉業並沒有沾沾自喜,他把自己的成功,歸功於香港經驗和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讓他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且每次都能帶來實實在在的「乾貨」。他記得,那幾年各路資本爭相進入內地房地產領域,大量樓盤開工建設,而有識之士都非常重視傾聽香港企業家和業內人士的意見。「香港房地產市場發展較為成熟,所以在節目裏,他們會要我介紹很多香港的做法,比較滬港的政策。」而實踐證明,香港的不少理念雖然保守,卻更具可持續性。比如,港資房地產企業堅持將負債比率控制在20%以下。蓋樓重視小戶型和資源合理利用等等。這都給內地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帶來有益的參考。
劉嘉業不僅將港資房產企業的理念和成功經驗,無私地與內地同行和民眾分享,他自己的企業經營也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他坦言,十多年在上海的發展,他的企業沒有盲目投入太多項目,而是專註於將香港企業重服務、重物業和重視社區建設的理念融入兩個案例中。他說,隨着理性購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思想的貫徹,消費者買樓除了更加關注硬件品質,對於軟性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使得港資企業的優勢更加明顯。在香港,物業服務是地產公司尤為重視的環節,香港服務行業也已經成熟,走在了內地同行前面。「我們不是樓賣掉了就什麼都不管了。」
與此同時,由於比內地更熟悉國際流行趨勢,港企還是較早參與上海的老舊小區和商住樓房改造的。特別是在實體商業面臨更多挑戰的近幾年,港人的創意也常常領風氣之先。劉嘉業介紹,他的企業投入了一些舊商場翻新,並不是單純重新裝修,而是在招商方面更加註重貼近民生和年輕受眾喜好,如增加了創意餐飲、密室逃脫、劇本殺等。還在日常運營中,策劃更多的活動,加強商業體的社交功能等等。他說,未來隨着上海更加重視市民的獲得感,加快推進宜居城市建設,房地產業還可以引入不少香港已經成熟的做法,不斷與時俱進。
從居住者到「建設者」
除了在事業上有更多空間,上海十年來進步和發展速度也不斷給劉嘉業帶來新驚喜。他說,剛來上海居住在陸家嘴的一個國際社區,就被其中開闊的親子空間所吸引。「游泳池、足球運動場、兒童樂園,小朋友很開心。」時間久了,他發現,不是單純一個小區,上海在城市建設進程中越來越重視市民運動、文化、休閒和親子空間的打造,這也給了他的孩子們幸福的童年。
之後,劉嘉業的家又沿着世紀大道一路向東,搬到了花木地區,毗鄰世紀公園,與140多公頃綠地為鄰。「那就更厲害了,能夠在市區規劃這麼大的綠地真了不起。」日復一日往返間,他親眼目睹了周邊的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到如今一個現代化城區初具雛形。這種規模和氣勢,他直言走遍世界都沒看到過。「美國都沒有,我只有在中國第一次見到。而且這裏做事情,落實非常快,效率高。」由此,他也為香港曾經多年「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感到惋惜,並為新一屆特區政府開始「以結果為目標」解決社會問題感到特別振奮。當然,業餘時間喜愛烹飪的他也早已不需要長途跋涉去買食品,坐在家裏就可以通過手機「買遍全球」。他與在滬港人朋友的日常交流,也增了不少有意思的話題,比如會分享哪個網絡平台的菜更好。
談到對未來的期待,劉嘉業說,扎根上海是肯定的,他的孩子們也已經把這裏當成家。比較而言,上海在環境和氛圍上與香港更像。「用年輕人的話說,這裏『玩』的地方更多。」同時,隨着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推進,落地上海也有了更廣闊的活動空間。在事業上,除了港人傳統的優勢領域,他會更多關注國家的政策和上海的發展規劃,尋找新的機遇。他介紹,周圍就有不少朋友試水投資科技領域,如芯片、新能源汽車等,都獲得了積極的成果。
「做事情多跟着國家政策方向走,我覺得就可以有成功機會。」
牽掛港青融入祖國
雖然現在已經不需要去電視台做節目,但劉嘉業在上海港人圈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因為這些年,在享受着上海帶來的美好生活的同時,他還在兢兢業業做一個建設者。現在,他已經是浦東新區政協常委和港澳委員召集人。每當回港或出國,他都會更加留意當地在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中的好做法,為上海帶來新建議。繁忙的工作之餘,他還花了很多時間開展調研,為緩解浦東交通擁堵,為在滬港人更便利就醫、就學、更換護照等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在與「范長江行動」港澳傳媒學子交流時,劉嘉業還非常關注兩地通關的進度。但是,通關對他而言並不僅僅是回家方便,更重要的是,他非常牽掛能夠帶領更多香港青年學子來內地考察。此前很多年,他一直是滬港青年交流的積極推動者。他表示,以他的親身經歷來說,最有效的國民教育除了書本,就是親身實踐、親眼見證。「很早以前,香港人旅遊大多是去歐美,很少想到來內地看看。很多香港年輕人就不了解自己的祖國。」近幾年,香港政治社會實現了撥亂反正,讓他們這些在內地多年的港人也倍感欣慰。希望新一代的年輕人能夠得到更好的愛國主義教育。「這裏有商飛,有很多新的高科技項目,我們的航天探月工程也已經領先世界,我們都願意資助他們多過來走走、看看。」
劉嘉業告訴記者,疫情前,很多在滬港人團體都會組織各種規模、面向不同年齡層次的香港學生,利用假期來內地考察、實習。他每年也會參與這方面的工作。就在2019年,他帶領300多個香港學生參觀浦東的情形至今歷歷在目。「我們去張江高科技企業看機械人打乒乓球,到陸家嘴看城市建設。他們有人會驚訝到一直合不攏嘴『原來祖國內地這麼發達,和我們想像完全不一樣』!」此後,學生們還被分派到很多當地企業實習一陣,有10個同學來到他的企業,除了通過學習業務深入了解國情,同學們也被科技帶來的便利生活所吸引「移動支付、共享單車、手機打車、外賣……實習結束後他們還覺得回去會很不方便。」
當然,生活環境只是很小的一方面。劉嘉業說,最重要的是,通過參觀、考察和實習,能夠打開他們的眼界。他願意繼續出錢出力,為更多香港學子搭橋鋪路。他們都認為,最好的宣傳,就是由來過內地的同學親自對周圍的朋友講自己的所見所聞。「疫情過後,我們還多要做這方面的工作。讓更多香港學生看到祖國的真實面貌,讓他們知道,在這裏生活很幸福。」
劉嘉業和那次座談會的聆聽者們,並沒有等待太久。就在2023年,一切都已經重啟。等待着他們的,是更加忙碌的日子。當然,是忙併快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