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大文獨家
大公訪談
文匯專訪
港人北上
內地
神州風情
大國重器
外媒看中國
視頻
容來熙往
肥胡醫聊
點觀香港
100種味道
評論
井水集
點擊香江
講真D
久慧說法
兩岸
兩岸關係
台海局勢
國際
巴以衝突
中美關係
公評世界
娛樂
娛樂頭條
八卦看台
港片速遞
經濟
香港樓市
經濟觀察家
財經人物
文體副刊
大公園
夜讀
教育佳
文化展覽
香港
大文獨家
大公訪談
文匯專訪
港人北上
內地
神州風情
大國重器
外媒看中國
視頻
容來熙往
肥胡醫聊
點觀香港
100種味道
評論
井水集
點擊香江
講真D
久慧說法
兩岸
兩岸關係
台海局勢
國際
巴以衝突
中美關係
公評世界
娛樂
娛樂頭條
八卦看台
港片速遞
經濟
香港樓市
經濟觀察家
財經人物
文體副刊
大公園
夜讀
教育佳
文化展覽

記者走訪過渡屋之同心村:位置偏?交通便利?居住感受如何?

香港即時 2023.05.25 20:00:00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住屋是生活必需品,人人都渴望擁有自己的安樂窩,然而在香港這座大城市,住屋問題一直是困擾市民的大難題。一些市民選擇入住過渡性房屋,以逃離仄逼的劏房環境。「同心村」作為全港首個全面落成及啟用的大型過渡性房屋項目,自建成起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坊間對它的評價亦存在不同的聲音。為增進市民對過渡性房屋項目的理解,房屋局日前舉辦過渡性房屋參觀團,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隨團考察同心村,帶大家實地感受同心村的居住環境。

設施便利齊全 居住環境舒適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觀察到,同心村由8座4層高的住宅大樓組成,樓與樓中間設有綠化帶,整體看起來十分整潔、舒適。同時,村內的不同位置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公共服務設施,有「同剪髮」、「同便利」、「同廚房」、「同洗衫」、「同環保」等等,便利居民的生活起居。社區亦為住在這裏的居民提供使用這些服務設施的價格優惠,進一步減輕居民的經濟壓力。

據房屋局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項目總監黃永雄介紹,同心村項目是圍繞「30分鐘的生活圈」這一概念來設計的。如果居民想去買餸,步行去大橋街市或同益街市只需10分鐘左右;周圍還有YOHO等大型購物商場,可以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此外,附近還設有中小學,以及足球場、籃球場等康樂設施。

首批入住「同心村」的居民區先生表示,搬到同心村已經9個月了,入住前,區先生住在荃灣區某唐樓四樓的劏房,面積僅有約90平方呎。區先生表示,入住同心村令他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居住面積更寬敞,經濟狀況亦有好轉。村內不僅自然環境賞心悅目,孩童的嬉戲亦增添了幾分溫馨的氣息。在這樣的環境裏生活,他表示非常享受。

據了解,同心村提供約1800個住房單位,戶型由1人、2人、3人、4至5人和無障礙單位等五種戶型組成,面積由130平方呎至324平方呎不等,能滿足不同人士及家庭的需要。就比例而言, 1至2人和2至3人的小單位佔大約60%,大型的單位佔40%。單位室內設計運用了設計思維和以人為本的概念,兼顧了有效的空間利用和環境的整潔舒適。特別是彩色的牆面設計,除了易於清潔打理之外,還可以為居民帶給舒適的感覺。

交通實測:地鐵巴士任選 出行便利

同心村內環境舒適,周圍設施便利,那麼大眾最關心的交通問題又如何呢?翻查地圖可見,同心村位於元朗東頭山貝路1號,座落在兩個西鐵站——元朗站和朗屏站的中間。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實地測試,如果想要去元朗站,需要步行10分鐘;如果去朗屏站,則需要步行12分鐘。另外,同心村附近還設有小巴站,搭乘611S小巴,只需5分鐘即可到達元朗市中心。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採訪到兩位正在等候小巴的居民,她們表示小巴的等候時間通常在10~15分鐘之間,班次還算密集。

除了步行和小巴兩種出行方式外,同心村還為居民安排了「上午特別巴士」,可以到達九龍、港島、新界等地區。居民乘坐「上午特別巴士」還可享有特別的優惠。

區先生認為,同心村的交通條件處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走10分鐘去西鐵,西鐵站有很多巴士可以搭,或者去朗屏也行,這10分鐘當是健身了」,他笑着說道。

居民同心 共建友愛社區

同心村的名字「同心」即「同心共建」,希望能打造一個關愛、互助、共融的社區,這裏不僅有着和睦的鄰里關係,還有關心居民身心健康和能力提升的各種服務、設施。

陳女士是兩個女孩的媽媽,住在同心村已經快一年了,住在這裏給她最大的感受就是鄰里關係的改善。「這裏會認識很多朋友,可以和隔壁鄰居溝通到,有時我不得閒的時候,他們就會幫手照顧我的兩個小朋友。」

友善的鄰里關係不僅分擔了她照顧小孩的生活壓力,還為她女兒的成長創造了更理想的空間。陳女士提到,自己的小女兒通過同心村內組織的課餘託管班結識到了許多同齡的小朋友,平時這些小朋友會一起來到她家裏,同小女兒一起玩玩具,小女兒也在同齡朋友的陪伴下變得愈發開朗。她向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感慨道:「因為她有發展遲緩,而且有自閉症,剛住進來的時候,很多街坊都說『她是不說話的』。但是住了一年之後,基本上大家同她說話,她都能很快熟絡了。」

另外,同心村還號召居民參加社區義工服務,幫助自己身邊的鄰居解決生活難題,以此來達到建設互助、共融、友愛社區的目的。區先生提到,他曾在社區內參與長者探訪、同心村清潔行動等義工服務,並善用自己的維修技能協助街坊處理家居小問題。這些義工服務項目令他深受居民愛戴,同鄰里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除了義工服務和向有需要的家庭提供課餘託管班的服務之外,同心村還會開設各式活動和課程輔導班,幫助居民提升個人能力。黃永雄介紹,同心村為居民設置了八大健康指標,包括健康、情緒、社交、理財、就業、科技、靈性和環保,即不僅要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還希望提升他們在社會上的工作能力,「所以無論是在社區活動還是在社區服務設施方面,都在朝着這個方向去做。」

黃永雄舉例指,居民可以選擇參與到社區服務當中,例如通過培訓到「同剪髮」做髮型師,或是運用自身的技能為居民提供服務,例如幫助輔導學生的功課等等。社區還會開設各類技能培訓班(包括音樂班、手機班、繪畫班等等),幫助居民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還會定期舉辦就業講座和招聘會,幫助居民盡快找到工作。

記者手記

綜合居住環境、交通設施、社區建設等三方面,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認為,同心村項目確實為居於不適切居所(劏房)的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質素。作為一個中短期紓緩基層住屋問題的措施,儘管它還存在着居住年期有限等諸多問題,但只要能在有限的租期內,幫助居民累積知識、技能和金錢,或是在人生的關鍵期提升個人能力,強化他們的抗逆力,那麼,入住過渡性房屋不失為一種有益的選擇。

編輯:喬一
關鍵詞:過渡房屋同心村
評論
字號:
發表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