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的工作並不限於飲食指導和建議各類型營養品。當病人進食不足夠或不能進食時,營養師會因應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計算其營養的基本需求,建議最合適的進食或餵食方式,以防病人營養不良。
管飼營養 (Enteral Nutrition)
如中風、口腔手術或胃出口阻塞等情況會影響病人吞嚥及進食,在病人腸道能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安排管飼營養是維持營養供應的最佳方法。已合成的配方營養奶是最常見的管飼「食物」,配方繁多,包括低升糖配方、腎病配方或已分解配方等等。營養師會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和病歷,選擇合適的配方和分量。
除營養奶外,亦可額外加入其他營養品,如蛋白粉、水溶性纖維和麥芽糊精,以滿足病人的營養需求。
病人接受管飼營養期間,有機會肚瀉或消化不良,而大量營養奶亦有可能令情況加劇,故建議用新鮮食材製成的營養粥。營養粥加入米飯和果皮等食材,能夠減輕肚瀉之餘,還能增加「米氣」和「健脾胃」。對病人心理感覺而言,進食營養粥亦較營養奶為佳。
不同病人需要不同分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電解質。如患有多種疾病,如糖尿病和腎病,在選擇已合成營養奶方面會比較困難。在控制營養素方面,烹調營養粥比較自由,能更準確地達到營養目標。
靜脈營養 (Parenteral Nutrition)
若腸道未能正常運作,例如患上嚴重發炎性腸道疾病或腸阻塞等,便需要靜脈營養來維持身體的營養所需。如病人的腸道能正常運作,管飼營養則勝過靜脈營養,因為管飼營養費用較廉宜,而且能刺激腸胃運作,保持腸胃壁健全。
靜脈營養不只限於葡萄糖和鹽水,其他可注射的包括胺基酸、脂肪酸、電解質和維他命,能夠滿足人體的基本需要。
然而,過量靜脈營養有機會引致脂肪肝、膽囊炎或高血糖等問題,而長期使用靜脈營養,亦會增加肝臟負擔,因此必須小心選擇靜脈注射的劑量,並待腸道功能恢復時立即嘗試口服或管飼營養。
養和專欄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