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若璋)去年和港樂共此時,今年和台灣音樂要促膝長談。作為一檔文化交流的音樂綜藝,上一季,在香港同步播出;今季,繼續在大陸、台灣、香港播出。可以說,《聲生不息》有大擔當:不僅用電視語言為大眾梳理了港樂、台灣音樂編年史。還以音樂為橋樑,突破了時空、地域的限制,讓三地民眾同回味那些經典旋律裏的時代感觸和社會情緒。
《聲生不息·寶島季》已於3月16日在芒果TV首播,3月18日於台灣中天亞洲台播出,4月1日登陸TVB。節目在開篇引言中,以時間為脈絡,拆解了台灣音樂一路至今的許多高光時刻。節目裏,一度自詡為「北京人」的王偉忠回到他的嘉義眷村,按老規矩,來一碗陽春麵。緊隨在後的幾個鏡頭,眷村裏的阿嬤們,一個自稱北京人,一個操着濃郁的河南口音 ……,台灣與大陸的血脈相連,只需要這幾個鏡頭,觀眾就都能心領神會。
鄉音落,歌聲起。動力火車用一曲《娜魯灣情歌》熱鬧開場,寬廣熱情的音域中,輔以台灣日月潭、台北101等地標景觀,又勾起了屏幕前多少人的「台灣記憶」。觀眾的情緒被正式點燃,而銀髮白衣紅圍巾的胡德夫在日月潭邊的分會場,指尖落在白色鋼琴鍵上,輕聲吟唱起「不要問我從哪裏來?」 正沉浸在胡德夫的遠方,畫面立即切到了大陸主會場,那英從時空隧道中降落到舞台, 用她的「那式」嘹亮,給「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做出了直抒胸臆的註解。節目串講人阿雅(柳翰雅)感慨:「透過音樂的交流,兩岸連在一塊兒」。音樂跨越時間,讓思念不斷。不少觀眾一邊聽歌也一邊津津樂道:1979年,22歲的齊豫把《橄欖樹》唱得如泣如訴,也不知唱出了當年海峽兩岸多少異鄉遊子的集體心緒。
那英憶深受台灣音樂影響
芒果TV音樂文化交流節目《聲生不息·寶島季》趁勢而來,張信哲、那英、楊宗緯、張韶涵、魏如萱、張傑、華晨宇、時代少年團馬嘉祺8位來自兩岸的常駐歌手,與艾怡良、陳粒、夏日入侵企畫、壞特、陳卓璇、陳立農6位特邀歌手,以及2位年代嘉賓胡德夫和動力火車,以20首組曲聯唱,用電視語言為觀眾導覽了一場從上世紀80年代前到本世紀10年代後的台灣音樂巡展。首期節目也在日月潭設分會場,王偉忠任金曲分享人、阿雅(柳翰雅)為串講人,以年代為線索給三地觀眾開啟一場寶島音樂的探索之旅。
「港樂季」帶來的社會反響,令「寶島季」更加有了文化交流的使命。本季捨棄了不少歌手真人騷互動畫面,把更多鏡頭留給那些帶着年代光環卻又有點久違或陌生的名字。
親身經歷了台灣「民歌運動」,最早在大陸開演唱會的第一代民歌歌手楊祖珺,當下的年輕人鮮有人能認出她,但她也曾創造過自己歌唱生涯的名場面:我唱什麼歌,下面都哭成一片。因為,唱歌和聽歌的人,我們的心都在一起。楊祖珺自認:「我們是很幸運能唱自己的歌的這一代。」也是在歌唱中,尋找出路的人。回看中,那是台灣流行音樂初始的「民歌運動」。年輕人在當時審美的壓抑下,有了唱自己的歌的本能衝動。
學生時代的張信哲趕上了台灣音樂校園民歌發展時期,也曾與幾個同學一起拿上結他,在吵吵鬧鬧中一起探討和音聲部的唱法。和張信哲一起領略過同時代台灣音樂風采的那英,則將台灣音樂作為自己青春記憶的代名詞。早已經是內地歌壇大姐大的那英,也曾一度頂着「蘇芮」的名號來為自己引流。回憶當年,那英自然要感嘆一句:「我們受台灣音樂影響特別深,它伴隨了我的青春」。
延續「港樂季」大合唱環節
台灣80後歌手艾怡良則後知後覺,當年很多同學做得最認真的功課就是背周杰倫的Rap。內地歌手華晨宇則自爆是周杰倫鐵粉,也曾在「杰倫中文網」簽到打卡,呼籲支持正版。台灣音樂不分年代地影響着不同年齡的兩岸觀眾,大家很難不感嘆一句:「我們都有差不多的青春記憶。」
延續「港樂季」賺人熱淚的大合唱環節,「寶島季」的首個大合唱曲目是《我的未來不是夢》。除了錄音棚內一眾歌手激情唱起,台灣27歲的外送員、60歲的油漆工也一併唱向未來。記者獲悉,在《聲生不息·寶島季》接下來的旅程中,歌手們將與不同年代的台灣金曲再造新火花,令每一次改編和傳唱能有其新意。
大時代有很多機遇,也有很多不確定性,聽歌的人想要在歌裏聽到生活的良方,就需要有好的創作、契合的歌手,也需要面向大眾的好舞台先行。而誓要為華語音樂做編年史梳理的《聲生不息》正有此擔當。正如年代嘉賓歌手胡德夫在節目裏感言:「我們會激盪出另外一個時代,船面會越來越寬,浪聲會越來越大,我們就是洶湧的海洋,生生不息。」
音樂戲劇拉近兩岸距離 《甄嬛傳》未「退燒」
《聲生不息·寶島季》採取兩地會場的全新模式,在台灣日月潭和大陸演播廳進行實時連線,讓情感的電流無阻。相比「港樂季」,「寶島季」新增了「聲生不息請回答」特別環節,在形式、字體上原汁原味還原了《康熙來了》中「康熙調查局」的街採模式。
首期節目,就「兩岸90後觀眾最喜愛的影視劇集TOP5」與「兩岸90後觀眾最喜愛的華語流行音樂TOP5」兩個話題在內地和台北隨機採訪。歌曲方面,大陸觀眾最愛的是《簡單愛》、《知足》、《隱形的翅膀》、《Forever Young》、《Last dance》;台灣觀眾最愛的是《孤勇者》、《我的滑板鞋2016》、《飛鳥和蟬》、《嘉賓》、《想去海邊》。電視劇方面,大陸觀眾喜愛的是《惡作劇之吻》、《想見你》、《流星花園》、《公主小妹》、《微笑百事達》;台灣觀眾喜愛的是《甄嬛傳》、《星漢燦爛》、《琅琊榜》、《大宅門》、《以家人之名》。
播出已10年有餘的古裝電視劇《甄嬛傳》至今仍未「退燒」,在台灣已經重播5次有多。《甄嬛傳》以遙遙領先的人氣位居榜首。和很多內地八九十後記憶裏,寒假、暑假都不曾缺席的《還珠格格》一般,《甄嬛傳》也成為不少台灣年輕人的春節必看。
音樂、影視劇自帶全民話題度,也讓屏幕前的觀眾看到了,即使我們身處不同地方,接受過不同的教育,面對不同的生活壓力,但對音樂和影視劇的共情感受,差異並不大。王偉忠認為,不管是音樂還是戲劇,都看到了很多社會的變化,我們一定要多交流,因為我們同文同種。
從歌曲透出不同時代社會面貌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人,聽鄧麗君、齊豫、高凌風、劉文正,有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感覺;八十年代,聽羅大佑、李宗盛、蘇芮、張雨生等,是很多有內驅力的上進青年的不斷追問;九十年代,小虎隊、張信哲、林憶蓮、張宇、周華健、范曉萱等,告訴大眾何謂唱片工業的黃金年代;到了00年代,周杰倫、孫燕姿、梁靜茹、張韶涵等,讓大家感覺到了各領風騷,各美其美的流行音樂爆發期。
「寶島季」開播前後,最熱的一個話題便是歌單的取捨。在內地作詞人李三木看來,《聲生不息》通過對港樂和台灣音樂的梳理,把對音樂的傳統審美進行了一次集中展示。
港台音樂曾是內地很多八九十年代人的音樂審美構建。李三木深信,不管哪個時代的流行歌曲,能成為流行曲一定要符合彼時的普遍情緒,也還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寶島季首期節目,很多歌手選擇唱羅大佑的歌。李三木有一種心意相通的幸福感。在他看來,羅大佑定義了華語流行歌新的寫作方式。
「抖音歌」缺少經典歌前瞻性
作為198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標誌性人物,羅大佑進入樂壇之初,就巧妙地融匯了傳統的中國民間曲調,又兼有歐美流行音樂的節奏形態,是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了一個恰當的融合點。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中,有很多社會批判性的思考和對現實生活的自我追問。其中,《鹿港小鎮》能越唱越有感,也和當年羅大佑對台灣社會由鄉村型向城市型發展的失落和反省有關,這樣的思考至今也不過時。
李三木喜歡羅大佑歌詞裏涉及到的文化、教育、環境、情感問題,也因為借由他的歌唱,令流行音樂有了社會人文的內涵。把目光縮回一點,看向2000年的台灣。周杰倫的出現,給台灣流行樂壇再添一個標誌性人物。周杰倫和「御用」詞人方文山在流行音樂的基礎上加入民族曲調、民族樂器等元素,繼而開創了獨領風騷的新一代「中國風」。 「流行歌曲當然可以透析當下的社會發展。」李三木直言,就好比,過去五六年,內地流行度最廣的「短平快」抖音歌曲,不管是主動還是被迫聽, 「抖音歌」滿足了很多人的爽點,但從音樂創作的角度來看,李三木認為,這類歌曲缺少了經典歌曲的前瞻性,很難歷經時間的磨石成為傳唱的經典。
(來源:香港文匯報A13:娛樂 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