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趙錢孫李」到「司徒」「歐陽」——在香港,人們可以買到專屬自己姓氏的「利是」封。
「恭喜發財!利是逗來!」在香港,「利是」即壓歲錢,又稱「利事」或「利市」,取其大吉大利、好運到來之意。
派利是,主要是長輩和已婚人士對晚輩、孩童等的心意表達。不管裏頭「內容」如何,用來裝壓歲錢的利是封,自帶幾分新歲喜氣。
有生肖套印,有新年祝福;包裝或鮮紅熠熠,或金光燦燦……在眾多款式中,一些利是封的封套上只印有姓氏。
銅鑼灣羅素街一家店舖裏,不到30平方米的面積,華夏百家匯聚一堂。從以前被稱為「喜帖街」的灣仔利東街,到如今寸土寸金的商圈核心地帶,百家姓利是封始終是店裏的暢銷款。
這種利是封突出姓氏,盡顯個人風格。其最常見的封面是燙金設計,各種姓氏以楷體展示,材質一般採用梨紋紙或布紋紙,沒有複雜圖案和纍贅修飾,更易讓人分辨。隨着印刷技術的發展,它也逐漸採用鐳射鵰刻和浮雕等設計,樣式更加豐富,簡單卻不失精彩。
銷售利是封超過20年的店舖老闆吳女士有很多熟客,他們不僅來自香港本地,還有為數不少的海外華人。
「每年有大批來自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地的海外華人特地到香港購買印有姓氏的利是封。」吳女士說,「有的海外華人可能不認得中文,但可以將拼音說出來,我就按照他們提供的拼音尋找對應的姓氏利是封。」
「他們拿到後都很開心,這就是人們對中華傳統的認同。」她說。
事實上,只有一個手掌般大小的利是封,不僅包裹着寓意平安的壓歲錢、寄放了對親友的真摯祝福,它還見證了香港社會變遷中濃縮的中華文化。
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收藏了不同年代的利是封。在其位於上環的店舖裏,這些利是封在展示柜上一一陳列。在他看來,每個年代的利是封都是極為寶貴的回憶。
「我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出生,當時父母給我的利是很簡單,只是用一張紅紙包住一兩枚銅錢,在除夕夜裏放到我的枕頭下。」鄭寶鴻說,隨着年月流逝,利是封的設計和包裹其中的錢幣都在不斷變化。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香港,印刷業不斷發展,每年年底都會有工廠印刷利是封,上面大多印有各種美好寓意的圖案。鄭寶鴻拿出一個生產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利是封介紹說,紅底、金色竹子、「竹報平安」字樣是其主要特點。
「上世紀六十年代,利是封迎來比較關鍵性的變化,封面上增添了彩色圖案,很多知名公司開始用利是封作宣傳。」鄭寶鴻說,百家姓利是封也是在這時流行起來。
鄭寶鴻記得,他十多歲時,曾收到一位張姓商人長輩的利是,利是封上印有「張」的字樣,裏面裝着一張50港元的紙幣,這在當時是一封大利是。
「大家都很喜歡印有姓氏的利是封,因為派利是時可以讓對方記住自己的心意。」鄭寶鴻說,當時正值香港經濟起飛,做生意的人出手特別闊綽,印上姓氏的利是封也可當作一張名片。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塑膠工業蓬勃發展,塑膠利是封也應運而生。除了傳統的長方形利是封,還有圓形的小型利是封專門用來裝硬幣。
儘管隨着電子支付在香港越來越普及,多家銀行也紛紛推出「電子利是」,然而人們似乎更喜歡以傳統方式向親友送上節日祝賀。春節前夕,大批香港市民於銀行門外排隊等換新鈔票,就是顯見的證明。
「親手派利是不僅是派送,更重要的是傳遞祝福和心意。」鄭寶鴻說。
吳女士贊同這個說法。她更覺得,賣利是封也是一項充滿人情味的工作。「小時候過年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收到利是,那種興奮和快樂是無法替代的。現在我也希望通過精緻的利是封,讓顧客記住這些美好的時刻。」她說。
「老闆,有沒有適合新婚人士用的利是封呀?」剛剛新婚的張小姐,經過吳女士的推薦後,選中了寫有「張」字的利是封。
「小時候父母就給我帶有姓氏的利是封,現在我也可以派利是了,希望能將這項中華傳統延續下去,這可是一筆文化財富。」張小姐笑言。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