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18日發表題爲《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選擇》的評論文章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以下爲文章全文:
「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其中,報告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行了戰略部署,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和本質要求,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現代化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標。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搞建設、實行改革開放,朝着現代化目標不斷探索實踐。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注重合作共贏。這一現代化模式扎根中國大地、切合中國實際,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塞爾維亞前總統鮑裏斯·塔迪奇指出,中國給「現代化」一詞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意義,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同時,報告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9個方面的本質要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方方面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行動指南。
放眼全球,中國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與經驗,為人類現代化作出了重要貢獻、提供了新的選擇。
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53.9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114.4萬億元人民幣,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從11.3%增長到18.5%,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七國集團國家貢獻率的總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本身就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黨的二十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明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哈薩克斯坦中國貿易促進協會會長哈納特·拜賽克認為,中國式現代化將帶動中國取得新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為發展中國家帶來更多新的合作發展機遇。
同時,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由於西方國家率先實現現代化,一些西方理論家聲稱「現代化等於西方化」,結果一些套用西方模式的發展中國家水土不服、陷入困境。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表明,現代化不是西方的專利,每個國家找到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也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強調「走和平發展道路」,主張文明交流互鑒,打破了西方所謂「文明衝突論」,創立了具有包容性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促進了世界和平與發展。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評價說,中國為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這就是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超越零和博弈,開闢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道路。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如今的中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發展自身、造福世界,必將越走越寬廣!